2020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文藝學論文
(摘編自王學泰《經典是這樣鑄成的——<論語>編輯.流傳小史)
5.下列關于“經”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所謂“經”是指古代經典,其實“經最初只是指紡織上的經線,經線是無所謂莊重不莊重的”。
b.在紡織時,“經”是“緯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視的文獻被命名為“經”也是同樣的道理。
c.清代今文經學派認為古代經典被命名為“經”,這跟孔子親定有關,而跟“經緯”之“經”沒有關系。
d.古文經學派認為《詩》《書》《禮》《樂》等都是周代官書,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簡書寫,所以稱作“經”。
【答案】c
【考點】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 b
【解析】c項信息源在第一段:“‘經’字的本義只是指紡織上的一條條豎線,而橫線則叫‘緯’。沒有‘經’,‘緯’就無所依托,因此在漢代被命名為‘經’的應該是朝廷最重視的文獻。”“清代今文經學派認為只有孔子親手所定之書才能稱作‘經’。”這樣說來,清代今文經學派還是承認“經”跟“經緯”這“經”有關系。
【思路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能力,需要準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比如c項需要考生閱讀第一段兩處信息,加以整合才能正確判斷。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漢代,《孝經》雖然稱作“經”,但是一般認為等級較低,所以簡長才一尺二寸。
b.《左傳》《公羊傳》《轂梁傳》是解經的書,所以盡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簡。
c.寬達二尺四寸的經書必須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讀,雖然很莊重,但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內容也較復雜,《論語》則文字質樸易懂,修養意味較濃。
【答案】b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 c
【解析】b項信息源在第二段:“漢代凡是重要的文獻、官書,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簡書寫。”“解經的文字,如《左傳》《公羊傳》《轂梁傳》則用六寸的簡來寫。”“當時書籍雖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寫也必須遵從社會規定的格式。”根據這幾處,可以看出,b項“所以盡管很重要”強化因果,推斷錯誤。
【思路分析】對于文意的概括,考生需要找到相關信息進行整合,而不能只看某一處。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a.在漢代,雖然命名為“經”的都是朝廷最重視的文獻,但是并非所以最受重視的文獻都叫做“經”。
b.《論語》采用“袖珍本”形式,除為了記錄簡捷.攜帶方便外,它當初未被當做經書也是一個原因。
c.《論語》的內容本來很莊重嚴肅的,但是因為采用了八寸的竹簡,所以變得比較“人性化”了。
d.從杜甫的詩句“小兒學問止《論語》”來看,一直到唐代,《論語》仍然被作為初等教育的教科書。
【答案】c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的能力
【解析】c項無中生有,原文說的是“《論語》的文字基本上是當時的口語,平易好懂”,所以“《論語》的內容本來是很莊重嚴肅的”無從考據。該項無中生有。
【思路分析】需要根據原文信息和科學知識推斷。推斷題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關依據,要防止無中生有、范圍失當、張冠李戴、逆推不合文意、強加因果、混淆已然和未然等。
7.(•江西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