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自然科學論文
2. 研究考試說明,明確閱讀要求。
《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并沒有對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列出單獨的要求。但根據歷年的高考,一般對其要求只涉及“理解”這一層次所要求的三項內容,即: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別和篩選文中重要的信息。至于其他的更高要求,歷年的高考尚未涉及。因此,“理解”是閱讀自然科學類文章的核心所在。
據此,我們應該在“理解”這一層面上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以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對于“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這一點而言,要求學生做到:①自覺聯系中學所學到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方面的背景知識。我們在閱讀文章時其實都已經無意思地聯系了已知的背景知識來理解文章,但在解題時,如果能“自覺聯系”,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仔細辨析詞語指稱范圍的大小,數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淺等問題。范圍、數量、程度等,從判斷的層面講,都屬于“量”的范疇。而“量”的表述的準確性正是命題者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這在后文將要詳述)。③善于辨析文章中一些詞語的常用義、語境義和特指義。在自然科學類文章中出現的一些詞語往往是一個的“概念”,與常用義有很大區別。
對于“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這一點,首先要明確它包括了簡單的單句、復句以及較復雜的句群,因此在閱讀時要注意:①概括句子的主干。自然科學類文章為了表達的準確性,往往會有很多的限制性的定語和狀語,在理解句子時就要刪繁就簡,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②分解句子的語法結構。通過語法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把握句意的重點。③辨析句子間的關系。句子間的關系涉及到許多簡單的邏輯關系,如因果關系、條件關系、假設關系、承接關系等等,正確辨析這些關系是準確理解文章的必要手段。
3. 了解命題特征,規范解題方法。
深入了解命題特征,可以幫助把握解題的關鍵所在,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面對題目時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的尷尬。北京十二中特級教師王俊明老師在《科技文閱讀要領》(《中國考試》XX年第1期)一文中講:“科技文的新知識、新信息是通過概念、判斷傳達出來的;為了說明自己的結論,還常常要運用推理……近年來高考對科技文閱讀的考查,基本上是著眼于這三點,并且通常是用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以選擇題進行。特別值得注意的四,選項的設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語句,而要換一種說法,正是在這‘換’的過程中,考查了讀者的理解能力。”
依據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題的命題特征,我們再總結一些常用的有效的解題方法,無疑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最主要的解題方法,或者說事解題原則,就事要“以文解題”,即要精讀原文的有關內容,然后與選項作仔細的比較,從概念、判斷、推理等角度,看選項在轉述原文的信息的過程中是否有與原信息不符的地方。這應該事大多數人采用的最普遍的方法。
此外,還應該善于“以理解題”,即要自覺聯系我們的已知的背景知識,及一般常識,直接從選項中發現謬誤。
總之,只要克服畏懼的心理,仔細、深入地分析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題的命題特征,把握住其中特有的規律,再輔以必要的解題方法,面對這一部分題目時你就一定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