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詞語和句式 教案5
1. 否定句賓語提前
這樣的句子必須是否定句;有了否定的條件,賓語就可以提到動詞之前。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
(2)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
(3)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
這些句子都是否定句,否定詞是“不、莫、未”。(1)是“古人沒有欺騙我”;動詞是“欺”,賓語是“余”。(2)是“這個世界真渾濁,不能理解我”;“知”是動詞,“余”是賓語。(3)是“當時的人并不認可他”;動詞是“許” ,賓語是“之”。(4)是“但是這樣還不能做王,沒有這樣的事”;動詞是“有”,賓語是“之”。
2. 疑問句賓語提前
這種倒裝句式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是個疑問句,而且是疑問代詞做賓語。有了這個先決條件,疑問代詞賓語就得提到動詞前面去。
(1)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2)沛公安在?(《鴻門宴》)
(3)客何為者?(《鴻門宴》)
(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
(5)豫州今欲何至?(《赤壁》)
這些句子都是疑問句,疑問代詞都是“何”,這個“何”就提到了動詞前面。(1)是“操何”(帶來了什么),(2)是“在安”(在哪兒),(3)是“為何”(做什么),(4)是“有何”(有什么),(5)是“至何”(到哪兒)。
3. 用“之”幫助把賓語提前
這種句式,也必須是疑問句,
(1)宋何罪之有?(《公輸》)
(2)何功之有哉?(《信陵君》)
(3)何陋之有?(《陋室銘》)
這種句式的特點是動詞“有”在賓語后面,賓語在前面,動詞和賓語之間有“之”。“何”是定語。(1)是“宋國有什么罪?”(2)是“有什么功勞?”(3)是“有什么簡陋呢?”
動賓倒裝句主要有否定句賓語提前、疑問句賓語提前、用“之”幫助把賓語提前這么三種情況。還有一些別的情況。如:“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屈原》)“自佐”是“輔佐自己”。“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浪淘沙》)“多情應笑我”是“應笑我多情”,賓語“多情”也提到了動詞的前面。
此外,還有其他的辦法組成倒裝句。如:“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傳》這里不是用“之”幫忙,而是用“一”幫助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去。
(三) 介詞短語倒裝句
介詞短語倒裝句有兩種情況。
1. 介詞短語后置句
介詞短語后置句的特點是,應該在動詞前面的介詞短語,卻放在了動詞后面。“試以豬鬣撩撥蟲須,仍不動。”(《促織》)介詞短語“以豬鬣”放在動詞“撩撥”的前面,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詞短語放在動詞的前面,說成“試撩撥蟲須以豬鬣”,就成了介詞短語倒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