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考點專項復習
2. 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
(1)地位: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
(2)類型:市場主體主要有三類:企業、家庭與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業。
(3)培育:黨的十四大以后,隨著國有企業、重點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各種非公有制企業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基本形成。
3. 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
(1)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
(2)建立:黨的十四大以來,在一般商品市場繼續發展的同時,各種生產要素市場也程度不同地快速發展起來;隨著我國價格管理體制的改革,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已經形成,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大為加強。
4. 建立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
(1)原因: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
(2)構成:宏觀調控體系包括目標、任務、手段、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3)建立:黨的十四大以來,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和宏觀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形成。
5.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
新世紀之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來。我國各項事業獲得了迅猛發展。
6.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性
第一,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需要。第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第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以為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體制保證。第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擴大開放,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7. 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
(1)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就業、收入和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就業,規范分配,實現社會和諧,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環境。
建立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運行基礎。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增強政府調控經濟的有效性。
(2)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保力度,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可以提高我們的整體競爭力。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它不僅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必然也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化和體制的完善,隨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典例解析
【例1】(•江蘇)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在會見津巴布韋總理穆加貝時,曾對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作過評價。他說:“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1)新經濟政策實施前后,列寧對市場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有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