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經濟2
XX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XX年是實施規劃的開局之年。會議提出XX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強調,XX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的精神實質,就是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分析點撥】
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其精神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以下幾點是科學發展觀對發展的基本要求。
(1)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注重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機遇,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的發展。這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和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就是發展。
經濟發展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把經濟增長的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統一起來。
(2)要以人為本,注重“五個統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堅持社會協調發展,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社會發展。
重視社會發展的原因:第一,經濟與社會的關系: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社會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條件。第二,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要求經濟社會共同發展。第三,我國社會事業發展滯后。
(3)堅持城鄉協調發展,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堅持區域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推進西部打開,振興東北老工業之地,促進西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5)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6)堅持改革開放,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統籌推進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互相促進。
(7)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三、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背景材料】
XX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推動東中西良性互動,促進經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當前抓緊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XX年9月總理考察廣東時指出,東部沿海地區位置優越,經濟實力雄厚,基礎設施完善,要抓住機遇,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XX年11月,總理赴遼寧省考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施情況。鼓勵東北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創業,扎實工作,再創老工業基地新的輝煌。說,東北老工業基地基礎雄厚,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是實現東北振興的關鍵。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大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力度。
【分析點撥】
(1)社會主義本質。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和優越性的具體體現,有利于社會公平,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