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多彩的消費(必修1)第一輪專題復習
8月份
家庭收入 8月份該同學消費支出 8月份該同學
資金情況
父親
工資 母親
工資 請同學吃飯 同學互送禮品 買個性化服飾 買mp3 伙食費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別人借
700元 500元 150元 60元 100元 300元 220元 600元 230元
(1)、根據材料,你覺得王同學可能存在哪些消費心理?(6分)
(2)、如果就王同學的消費讓你與他進行一次談話,請寫出你的談話要點。(6分)
7、生活在世紀之交的中學生處于改革開放以來造就的良好經濟環境中,同時又受到不斷出現的外界新事物的影響。現今中學生的觀念、想法與以前的同齡人已經大不一樣了。在消費觀上的變化就尤為顯著。某校高三(16)班同學圍繞此問題組織了一次綜合探究活動。
在活動中他們通過采訪,收集到甲、乙兩位同學各自對消費的不同見解。甲同學:“食品消費,向廣告看齊;人情消費,向成人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乙同學:“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在活動中同學們了解到,如今都市里出現了被稱為“月光族”的一群年輕人:他們有著穩定且收入較高的工作,有很強的賺錢能力;他們有強烈的消費欲望,可因為生活無計劃,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1)對于甲、乙兩位同學的消費觀念,你更推崇哪種消費理念?并闡明理由。(2分)
(2)結合經濟生活知識,請你評價“月光族”的做法。(8分)
答案
1-5bcbdb
6、 (1)①從眾心理。生日請同學吃飯、同學互送禮品等可能是一種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2 分) ②求異心理。購買個性化服飾,標新立異,可能是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2 分)③攀比心理。娛樂消費向流行看齊,人情消費向成人看齊,可能是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2 分)
(2)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要根據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進行消費。(2分)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個人消費不追趕時髦,不盲目超支。大量的負債消費不僅給家庭資金帶來了緊張,也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同時還會增加自己的誠信風險。(2分)③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應懂得父母的錢來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勞
動成果。(2分)(如從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給分)
7、 (1)推崇乙同學的觀點,屬于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消費者選購物品時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這種消費觀念是一種理性的,值得提倡的消費行為。(2分)
(2)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與前提。都市里部分年輕人有著穩定且收入較高的工作,他們可支配的收入較多,對末來收入預期較樂觀,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往往較大。(2分) ②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這種消費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生產的發展。(1分)
③支出無計劃,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超越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的消費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面對當前的國情和實際,我們應做理性的消費者,在消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應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消費。其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是任何時候都應該弘揚的(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