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計算題歸類分析(1)
例2、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四川卷第24小題。假設某國XX年生產m商品10億件,單位商品的價格為10元,m商品的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均為100億元。如果XX年從事m商品生產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它條件不變,則XX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分別為( )
a、100億元和110億元 b、110億元和110億元
c、110億元和121億元 d、121億元和121億元
解析:此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有: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價值總額的關系,價格和價值的關系。如果把XX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100億元看成一個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其它條件不變,XX年勞動者數量增加10%,即為m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10%,使用價值總量為1+10%,則XX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為100億×(1+10%)=110億元。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m商品的價值總額不變,但m商品數量增加10%,即現在的數量為1+10%。把110億元看成1單位商品價格總額,則1+10%個單位的m商品的價格總額為110億×(1+10%)=121億元。即m商品在XX年的價值總額=100億×(1+10%)=110億;價格總額=100×(1+10%)×(1+10%)=121億。正確答案應為c。
例3、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北京卷第33小題。XX年、某商品價值為1元。XX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其它條件不變,該商品的價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此題相對于全國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題考查價值總額,單位商品價值量,及其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把1元看成1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25%,即商品數量為1+25%,價值總量依然為1元,則單位商品價值量為1元÷(1+25%)=0.80元。正確答案應為b。
例3:若1雙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價交換原則。現在生產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1倍,而生產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一半,那么1雙皮鞋可以換
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解析:設原來生產1雙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x,原來生產1件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y。則等式為 x=2y 設現在生產1雙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a,現在生產1件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b。則等式為 a=2x b=y/2 a:b=2x:y/2=4y:y\2=8
演練:
1(XX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ⅰ24)假定去年生產1克黃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1克白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黃金。如果今年全社會生產黃金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價格用白銀表示為:(c)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去年:1克黃金=16克白銀 5件a商品=2克黃金= 16克白銀
今年:2克黃金=16克白銀 5件a商品=4克黃金= 16克白銀
2、(XX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ⅱ24)假定生產一件甲商品的社會要勞動時間為 2 小時,價值為40 元。如果生產者a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為1小時,a在4小時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總量、生產出的商品的交換價值總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是:( d )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同一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商品)總量與(個別、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生產出的商品的交換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