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考前強化記憶歸納
(一)提高效益(或競爭力)篇1.宏觀措施:(1)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必須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次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4)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加快生產力發展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2.通用措施(23條):(1)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2)國家加強宏觀調控。(3)實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4)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5)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技術武裝企業,加強技術建造,形成競爭優勢。(6)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7)誠實守信,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8)提高經營者素質和職業道德。(9)提高勞動者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10)實行強強聯合,組建大企業集團。(11)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12)實施走出去戰略。(13)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擴大開放。(14)大力發展循環經濟。(15)走新型工業化道路。(16)經濟結構調整。(17)轉變經濟發展方式。(18)提高勞動生產率。(19)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于國家則還有:建設創新型國家)。(20)提高產品質量。(21)實施名牌戰略。(22)面向市場組織生產。(23)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補充說明:以上只是一般措施,不是萬能鑰匙;遇到具體題目,要具體材料,具體分析。如怎樣搞好農業?(1)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②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2)另附:a要依靠科學技術;b增加農業投入;c產業化經營;d走兩高一優生態安全道路;e大力發展鄉鎮企業;f經濟結構調整;g提高產品質量,生產綠色產品;h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二)就業維權篇
1.就業的必要性
(1)依據:①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權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之一。②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③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④就業現狀。
(2)意義:①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評)。②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③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④勞動者的就業,有利于其實行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⑤有利于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加快現代化建設。⑥有利于增加勞動者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⑦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⑧有利于正確處理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實現社會公平;有利于堅持和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⑨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⑩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