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公開課教案
項目
國別 各類技工所占比例
初級技工 中級技工 高級技工
發達國家 15% 50% 35%
中國 53.6% 36.9% 5%
江蘇 39.2% 54% 6.8%
注:整個江蘇特別是蘇南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企業需要大量具有各級技能的勞動者。
“技工荒”成為制約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新瓶頸 。
材料反映什么經濟現象?(3分) 看分答題
答:說明我省技工整體素質略高于全國,但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特別是高級技工占技工總數比例遠低于發達國家。同時,我省對技工的需求量大,勞動者素質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
小結:對于以上幾種問法,要求怎么問就相對應怎么答。
可能存在問題
(1)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材料的層次分不清楚,任意擴大或縮小材料的所表達意思的范圍,結果造成常識和材料不對號。
(2)羅列材料,把材料中給出的觀點原封不動般到答案中,對材料不能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
(3)常識表達不清楚,在這一點上的要求是,材料用到哪一觀點,就表述哪一觀點,而不是把所有的相關觀點都羅列出來。思考這一問題時,要根據材料去找觀點,而不是根據常識去找材料與之對應。否則,很容易造成材料范圍的任意擴大。
(4)對所問的問題的角度找不準,江蘇考題突出的特點是,對所問的問題范圍是確定的,角度也作了明確的界定,切口小,起點低。但同學們在答題時往往不在題目怎么問上多思考,把所問的問題復雜化,結果造成答案越寫越多。
(5)對一個常識及對這個問題的材料論證,過多地進行展開論述。江蘇及其他省市答案的特點都要求是點到為止,只要是材料和常識的有機結合,就是完整的答案,同學們在答題時總有不放心的感覺,結果造成答案太長,考試時間不夠。
布置作業
(江蘇)我國能源緊缺,同時水能資源十分豐富,但開發利用還不到25%。優先發展水電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方針。
近年來,我國總結了建國以來水電開發的經驗教訓要求水電工程項目的選擇和建設,都要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相協調,真正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從唯物論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蘊涵的哲理。
(參考答案:(1)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能源緊缺,而大量水能資源尚未開發,據此,把優先發展水電作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方針,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原理的根本要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2)重視水電開發對社會環境和生態的影響;水電開發要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相協調,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新建水電工程項目都必須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體現了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板書設計
怎樣把握材料
怎樣組織答案
幾種重點題型
1、審題時先審設問后審材料。
2、材料劃分為明確的層次,每層都相對應運用相關的常識。
3、要從材料中分析概括出幾層意思,然后運用有關常識來分析。
(1)每一點的答案必須有兩部分組成,即“常識+材料”而且要求兩者的有機結合。
(2)根據不同的問法去組織答案
①材料體現了…常識 答法:材料+常識
②運用…常識分析…材料答法:常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