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教案2
政治:《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專題二學案(新人教選修3)
專題二: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
(以英國和法國為例)
課程標準:
2.4 簡述英國議會被稱為“議會之母”的緣由,了解英王在國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性質。
2.5 簡述法國總統、內閣、議會的產生及其職權,比較法國民主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第一框題 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
(一)、“光榮革命”與英王的保留
1、英國政體顯著特點及其原因:英國政體的顯著特點是 。盡管英國在近代史上較早經歷了資產階級革命,曾一度推翻國王、建立共和國,但由于 和 ,“光榮革命”后君主制經過改造得以保留下來,成為現代英國政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2、國王的實質地位:國王只是一個“ ”,僅具有 的地位。真正的國家權力掌握在 和 手中。
(二)、英王的現代職能與危機
1、現代職能
01作為國家元首,體現英國政治制度的歷史延續性。對于多數保守求穩的英國選民來說,國王的存在意味著國家的延續、政治的穩定。
02、承擔國家元首禮儀性的職責。例如,主持議會的開幕式,授勛封爵,會見外國元首,接受公職人員宣誓等。
03、維持英聯邦的團結。由于歷史傳統和其相對超脫的政治地位,英聯邦成員一般愿意接受國王的存在。國王的特殊身份,維護著英國在英聯邦國家的影響。
04、在政治生活中行使三項重要的權力:磋商權、鼓勵權和警告權。
2、決定君主立憲制存在與否的原因:既有歷史文化因素,也有國王本身的社會職能因素,但歸根結底取決于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
(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
1、形成:英國君主立憲制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政體中的一種。這一政體的形成,是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各階級、各社會階層反復斗爭和較量的結果,是英國特殊國情下各階級之間斗爭和妥協的產物。
2、如何看待英國君主立憲制?
01、要看它的階級性質。君主立憲制不同于封建君主專制,它是資產階級的一種統治形式。
02、要看到它形成的歷史過程。君主立憲制是英國三百多年來各階級長期斗爭、反復較量的產物。
03、要認識這一政體的結構和特點,分辨它與民主共和制政體的不同之處。
3、主要機構及相應職能:英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主要機構有 、 和 。01、議會及其職能:議會是國家最高 機關,主要扮演 和 的角色。
02、內閣及其職能:內閣是國家最高 機關,從 產生,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組成,并對 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