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一輪復習政治:新課標必修1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③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
④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生活。
3、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什么?◆◆◆◆◆
①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②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社會各領域發展。
③協調發展,就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④可持續發展。
4、科學發展觀的主旨是什么?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主旨是發展。
①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和效益。
②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道路。
③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④統籌區域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及表現是什么?它的載體是什么?(跨國公司)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它表現為:①生產全球化;②貿易全球化;③資本全球化。
2、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它的實質是什么?◆◆◆◆◆
利:它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電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弊:它擴大了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它會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3、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是:抓住機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4、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經貿領域中發揮的作用有哪些?發展中確定了哪些基本原則?
世貿組織于1995年1月1日成立。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一道,對當代世界貿易和金融活動進行著廣泛的調節,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
作用:它積極組織多邊談判,為國際貿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則和協議,為成員提供解決貿易摩擦和沖突的場所。
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以及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主要有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
5、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國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①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②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③入世也是嚴峻的考驗,國際競爭將更加深入地與國內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經濟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3、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是:經過20多年發展,我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這一格局,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