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 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哲學學案 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
4.在中國哲學史的發展中,名與實、形與神、心與物的關系實質上是
a.哲學基本問題的體現 b.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c.物質與運動關系的體現 d.運動的規律性與人的能動性關系的體現
5.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上,如果認為思維和存在沒有同一性,則這種觀點屬于
a.不可知論 b.形而上學 c.唯心主義 d.唯物主義
6.甲說:“我在故我思。”乙則說:“我思故我在。”從甲乙兩人的觀點可以看出
①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②甲的觀點是辯證法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
③甲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
④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
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
8.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都主張世界的本原是意識,它們的區別在于
a.對物質屬性的不同理解 b.對意識有不同的理解
c.主張意識決定物質 d.對意識標準的不同理解
9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如果片面夸大某一個片段,就可能導致唯心主義。比如,客觀唯心主義就是
a.主張人的認識離不開實踐 b.主張人的認識離不開感覺
c.把我們的感覺夸大為世界的本原 d.把概念神化為脫離物質的絕對
10.列寧把唯心主義哲學稱作是“一朵不結果的花”,是因為
①唯心主義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義片面夸大意識作用
③以唯心主義為指導也能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①③
11.有人把唯物主義理解為貪吃、娛目、肉欲、愛財、投機等,而把唯心主義理解為對美德、普遍的人類之愛的信仰。這種觀點
a.錯誤理解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
b.正確分析了唯物主義的歷史局限性 c.主張哲學的基本派別是唯心主義
d.揭示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理論界限
12.法國哲學家笛卡爾主張物質和精神彼此獨立、互不相干,但他在論證物質和精神兩個本原怎樣結合在一起時,不得不搬出一個萬能的“上帝”來幫忙。這表明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并非哲學的基本問題
b.二元論調和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c.二元論最終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沼
d.二元論與唯物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
13.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顧實際事實,憑想像與主觀愿望辦事的錯誤,說到底是
a.是對客觀事實的能動反映 b.忽視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c..違背了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 d.沒有看到事物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