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復習教案
答案:a4.正確理解相關商品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還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相關商品主要包括互為替代品和互補商品。用表格的形式直觀的表達出來就是:【例4】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某國中西部出現了罕見的災害天氣,導致該地區玉米產量比預計下降了53%,造成玉米價格大幅度上升。玉米價格的上升,不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還造成小麥需求上升。這說明( )a.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小,且玉米和小麥是替代商品b.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大,且玉米和小麥是替代商品c.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小,且玉米和小麥是互補商品d.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大,且玉米和小麥是互補商品解析:玉米是生活必需品,故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小。玉米價格的上升造成小麥的需求量上升,這是因為二者互為替代商品,故選a項。答案:a
1.(安徽高考,3)某商品生產部門去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1件商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260元。該部門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用貨幣表示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答案:b解析:某商品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要發生變化,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設為x,則1× 260= (1+30%)x,得x=200元。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那么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為2×200=400元。2.(江蘇高考,7)假定原先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現在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而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到原來的一半,其他條件不變,則現在1臺電腦與__________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 )a.2 b.4 c.8 d.16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價值量、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之間的關系,主要考查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即單位時間內生產的電腦由原先的1臺變為2臺;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一半,即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單位時間內生產手機的數量由原先的4部變為8部,F在的交換等式變為2臺電腦=8部手機,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3.(廣東高考,9)需求法則是指商品需求量隨其價格上升而下降,隨其價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規律。但生活中有時東西越貴越有人買,如天降大雨,小販趁機提價推銷雨傘,雨傘卻賣得很不錯。這表明此時( )a.需求法則不起作用 b.處于賣方市場c.處于買方市場 d.雨傘的價值上升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