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經濟生活專題復習講座|教學資料
【報告內容】
2.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這既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當前的緊迫工作。今年重點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著力提高城鄉低收入群眾的基本收入。穩步提高職工最低工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合理調整稅率結構,切實減輕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加強對收入過高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嚴格規范國有企業、金融機構高管人員薪酬管理。三是大力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監測系統。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盡快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3.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
【角度探究】
1.分析我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經濟學依據?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兼并和破產的過程中會出現職工的下崗失業,為維護勞動者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2)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穩定居民的消費心理預期,促進居民增加消費,擴大內需,要求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
(3)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是維護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需要。
(4)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縮小社會成員之間的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是發揮國家財政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的要求。
2.聯系經濟學知識,分析 《社會保險法》的頒布實行,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社會保險法》的頒布實行,有利于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有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實現經濟發展;有利于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廣大農村居民實現老有所養,提高生活質量,建設幸福家庭,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
3.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收入分配中的問題產生的原因。
(1)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弱點和弊端。僅由市場調節會導致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2)我國的分配制度不完善,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較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較低;出現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行業收入差距、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個體之間收入差距過大。
(3)政府調控機制乏力。對行業壟斷的監管弱化,稅收調節乏力。
4.運用經濟學知識,說明應如何解決分配中存在的問題?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職工工資增長機制。
(3)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