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經濟生活專題復習講座|教學資料
【角度探究】
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當前物價上漲的原因。
(1)供求影響價格。農產品漲價與自然災害較多有關,西南地區大旱、中東部地區持續低溫,蔬菜、大蒜、綠豆的生產、供應受到較大影響;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農產品需求將呈剛性增長,而耕地、水等資源瓶頸將越來越緊。經濟全球化,多個國家遭遇糧食減產,導致國際糧價普遍大漲。隨著農產品市場的不斷國際化,多個國家遭遇糧食減產,并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國際糧價普遍大漲。
(2)價值決定價格,農民種菜成本增加。農民種菜的人工費、化肥、農藥、種子、農膜等生產資料一路上漲。流通成本是菜價上漲重要推手。
(3)市場缺陷及宏觀調控不及時。市場信息不暢、蔬菜產銷的組織化程度低,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國家宏觀調控不及時。
(4)通脹預期引起的惜售、炒作的因素。市場投機商惡意囤積,哄抬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因素。
(5)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導致物價水平的上漲,推動cpi走高。今年上半年信貸投放量增加4.6萬億元。同比增加了18.5%,遠高于我國真實經濟的增長速度。
2.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如何抑制物價過快上漲過快?
(1)確保供應。目前,糧油、蔬菜、棉花等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嚴重,所以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證供應,避免市場價格受供求影響大幅波動。各地應嚴格貫徹國務院要求,切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有效發揮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導作用。
(2)完善補貼。對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增加對大中專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學生食堂的補貼。對穩定社會秩序、使調控更持續更有效地進行都大有益處。
(3)增強調控。措施:繼續落實治理和規范收費的各項規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
(4)加強監管。運用《價格法》等法律法規,整頓主要農產品收購秩序。抑制過度投機行為。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重點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變相漲價以及合謀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惡性炒作行為。切實維護普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經濟手段。繼續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手段,保持貨幣流動性的適度、均衡,合理控制流動性,防止游資炒作。
【報告內容】
(二)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也是促進經濟均衡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內在要求。
1.積極擴大消費需求。
2.大力優化投資結構。
【角度探究】
1.結合材料說明擴大消費需求的經濟學依據?
(1)消費對生產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往往會帶動一個新的產業的出現;消費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具有導向作用,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擴大消費需求,有利于拉動我國經濟平穩發展。
(2)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經濟全球化下外貿受阻,國家通過運用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包括財政政策、價格政策、消費政策等擴大內需、尤其是擴大農村消費需求,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推動結構調整,促進我國經濟加快平穩發展。這是發揮宏觀調控配置資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