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經濟生活專題復習講座|教學資料
遏制房價 XX年9月29日 中國政府網站公布了“國十條”的“升級版”即“新國五條”
遏制房價 XX年1月26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八項措施強化房地產市場調控,即“新國八條”
【角度探究】
1.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對遏制房價飛漲提出針對性建議。
(1)抑制房價需政府加大調控:①用利率杠桿調控房價。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提高貸款購買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②采用多種渠道增加住房供應量,調節供求關系是降低房價的最根本措施。增加住房有效供給,要增加居住用地供應總量,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房供應。③完善我國住房保障制度。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使中低收入群眾有房可買、可租,削弱房價上漲的基礎。④加強市場監管,對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行為加大曝光和處罰力度。⑤用稅收杠桿控制房價。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導個人住房消費的稅收政策。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2)抑制房價需消費者理性購房:①要對其購房能力進行評估。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適合的商品房。若自己的購買力不足,可暫時放緩自己的購房計劃。②根據自己的購房需求選擇自己喜好的商品房。消費者要遵循價值規律,消除買漲不買落的消費心理,在房價下行時購房。
2.簡要說明國務院要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經濟常識依據。
(1)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格有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
(2)社會主義生的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3)穩定物價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之一。
(4)居民的消費水平與價格水平成反比。
【報告內容】
5.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今年是醫改三年實施方案的攻堅年,要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一是在基層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藥物保障供應體系,加強藥品監管,確保用藥安全,切實降低藥價。二是抓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鼓勵各地在醫院管理體制、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和監管機制等方面大膽探索。完善醫療糾紛調處機制,改善醫患關系。三是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穩定提高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參保率和新農合參合率。今年要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200元。四是完成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任務。今年全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25元。加強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預防控制和規范管理。加強婦幼保健工作,繼續推進適齡婦女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檢查和救治保障試點。認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五是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放寬社會資本和外資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完善和推進醫生多點執業制度,鼓勵醫生在各類醫療機構之間合理流動和在基層開設診所,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時政鏈接】我國新一輪醫療改革大幕自XX年6月啟動以來,醫改方案經歷了近3年的醞釀、討論和修改。XX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XX年)》公布。新醫改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這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從理念到體制的重大創新。在醫改過程中,政府努力做到構筑公共衛生防線,讓群眾“少得病”;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破解“看病難”;政府投入力度加大,緩解“看病貴”。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農村地區,參保人數達8.35億,參保率達95%,報銷最高限額達到當地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的6倍,使我們病有所醫的夢想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