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復習
(2)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決定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并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行動。
(2)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又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物質與意識關系,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中國政府從本國國情和長遠利益出發,本著對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負責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3)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的客觀性突出地表現在它是不可違抗的。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否則就要遭到規律的懲罰。世界各國要加強協調配合,維護共同利益,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4)堅持聯系地、發展地、全面地看問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于相互聯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世界上的每個國家不可能孤立。妥善應對氣候變化,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和長遠發展。
(5)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的活動具有指導作用。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要求我們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決定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并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行動,正是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的體現。
(8)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我們要重視認識的反作用,特別是科學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中國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張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加強《公約》及《議定書》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統籌考慮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3、政治生活:
(1)國家性質和國家職能。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體現了我國政府擔負著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2)對人民負責是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國務院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是對人民負責的具體體現。體現了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國家利益是決定國際關系得主要因素。國家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著共同利益,又存在著利益的差別和對立。維護本國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基礎,是對外活動的目的。中國主張加強各國協調配合,維護共同利益,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4)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主張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張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加強《公約》及《議定書》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統籌考慮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