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復習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c.正確地處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d.按價值規律辦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13.據專家分析和論證,近年來,中國和世界各國自然災害頻發,與全球氣候變暖有一定聯系。這啟示我們
a.必須自覺認識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
b.充分發揮人的自覺能動性,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c.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絕對服從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d.堅持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4.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上,我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這條原則的哲學依據是
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證統一的
15.據專家估算,XX年大概有200億噸左右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氣,有50億噸礦物變成燃料粉塵和有毒氣體滯留在大氣中,由此導致XX年全球出現酸雨、自然災害等異常氣候。
a.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發展過程中 b.事物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
c.規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 d.違背規律客觀性,就會受到規律懲罰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XX年11月25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決定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并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行動。會議認為,妥善應對氣候變化,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和長遠發展。
(1)從經濟生活角度,請你為我國政府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提出相應的具體政策措施。
材料二: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主張通過切實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我們將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張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加強《公約》及《議定書》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統籌考慮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2)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世界各國應該怎樣切實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材料三:氣候變化問題最初是作為環境問題而由科學家討論的,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文章較早也大多出現在科學類雜志上。1970年代有人開始將環境、氣候變化、外交和安全等問題聯系起來,直到1988年,氣候變化問題才逐漸引起了大眾關注,有了上升為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國際關系、經濟發展、環境與資源、能源、科技研發等領域內舉世矚目的重大戰略性問題。XX年9月22日,聯合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氣候變化峰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這次峰會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彌合分歧和建立互信提供了一次面對面的對話機會,同時也為推動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凝聚了急需的政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