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復習備考精要:收入與分配
6.財政的作用:(1)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2)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衡運行的作用。
7.稅收及其特征
(1)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基本特征:①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這些特征是稅收區(qū)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②稅收的三個特征是緊密相聯,不可分割的。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二、易混點
誤區(qū)一: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注意: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
誤區(qū)二:勞動收入就是按勞分配收入。
注意:按勞分配收入一定是勞動收入,而勞動收入則不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
誤區(qū)三:財政收支平衡就是財政收入與支出相等。
注意: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人大于支出略有節(jié)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誤區(qū)四:國家預算就是中央的財政收入和支出計劃。
注意:國家預算一般由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組成。
誤區(qū)五:在國家財政預算與決算中,財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注意:財政收入與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誤區(qū)六:財政是宏觀調控的物質基礎,因此,財政收入越多越好。
注意:過多的財政收入,會影響企業(yè)和個人收入,并最終阻礙經濟發(fā)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反之亦然。
誤區(qū)七:我國社會主義稅收和以往稅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注意:所有的稅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會主義稅收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勞動人民。
誤區(qū)八: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在我國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不在中國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注意:要注意區(qū)分納稅人和征稅對象,所述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其征稅對象是個人所得額。
【真題再現】
[例1](•江蘇卷)在企業(yè)分配中,如果過分壓低勞動報酬,則不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終將限制企業(yè)的發(fā)展。這說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
b。要貫徹“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c。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答案解析】a 本題以企業(yè)過分壓低勞動報酬為背景,考查分配原則這一考點,屬于對主干知識的考查。過分壓低勞動報酬,則不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終將限制企業(yè)的發(fā)展強調的是公平對效率的影響,故a符合題意,bcd與題意主旨無關。
【名師點睛】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xx大報告對其進行了最新的論述,特別注意強調公平,關注民生,因此在復習時,要側重于公平問題。
[例2](•海南卷)在我國,中資企業(yè)所得稅稅率原為33%,外資企業(yè)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優(yōu)惠稅率。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企業(yè)所得稅法》將我國境內的中外資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統(tǒng)一為25%。這一政策調整將( )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資結構 ②提高外資企業(y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