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教案
綜合探究: 講求效率 維護公平【探究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生收集資料、討論、辯論、提出合理化建議等形式,既反思自我,又反思他人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加深對“效率與公平”這一問題的理解,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對微觀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議。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提高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
(2)培養學生的效率意識和公平意識,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努力做到效率與公平的最佳統一。提高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探究活動建議】
1、分兩組分別收集分配中講求效率的表現與維護公平的表現
2、分兩組分別討論講求效率的意義和維護公平的意義
3、在分組的基礎上,分正反方展開辯論
(正方: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維護公平。反方: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講求效率)
【課時安排】1課時。
【探究活動形式】討論、辯論、提供合理化建議
【探究活動步驟】
導入:
教師講授《和尚分饅頭》的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住著好多老和尚和小和尚,他們當然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平時,廟里和尚們吃的東西都是每天從山下運過來的,可是有一天,天公不作美,刮起了臺風,下起了暴雨,山路堵了,糧食運不上來了,和尚們可愁死了,念經都沒力氣了。這時廟里的方丈出來說話了:“和尚們,莫慌張,大家打起精神來,現在廟里還有20個饅頭,我們這里有20個人,本來可以一個人分一個的,但是為了照顧老和尚,就讓老和尚一個人分3個,小和尚三個人分1個,這樣剛好分完。”方丈剛說完,下面就議論開了,當然,小和尚也有不高興的。大家在心里數著、算著,這樣是剛好嗎?不久,熱氣騰騰的饅頭端上來了,大家照老方丈的指示做了,老和尚一個人分3個,小和尚三個人分1個,小和尚真可憐,可也沒辦法呀,有總比沒有好呀。
問題;你人認為這樣分配合理嗎?為什么不合理
學生:不公平,要就不能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小和尚干活就沒了勁頭。
教師總結:我們凡是要講求效率,維護公平(板書)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手工競賽:每組六人、十張紙,時間3分鐘,在規定時間內疊的紙鶴多組為勝。
【探究問題】
教師:現在同學們手工做完了,加入你是收購這些手工藝品的商人,哪么請同學們擬定自己的收購計劃。
學生:分組討論,擬定自己的收購計劃。
【計劃展示】
方式一:不論數量和質量,平均每組給5元。
方式二:計數給錢,每只紙鶴給2元。
方式三:數量質量相結合,疊的好的每只紙鶴給4元,其它2元。
方式四:疊的好的每只紙鶴給100元,其他2元。
教師:請同學們評價上面的收購方案
學生:分組討論收購方案并闡明自己的理由。
教師總結:方式一:平均主義;方式二:雖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義,可是沒有考慮到質量,不能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實質也是一種平均主義;方式三:即注重了效率,有體現了公平;方式四:收入差距拉得太大,不公平。
【問題探討】
1、公平與效率的含義
2、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學生:閱讀課文,歸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