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教案
效率:指經濟活動中產出與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在經濟學中,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現為分配的相對平等。
公平與效率的相互關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活動探究】
(一)討論(15分鐘):兩則招聘啟事
招聘啟事1
a公司現要招聘一批推銷員,推銷某學習軟件。要求:會普通話,掌握一定的電腦知識。工資待遇:30元/天
招聘啟事2
b公司現要招聘一批推銷員,推銷某學習軟件。要求:會普通話,掌握一定的電腦知識。工資待遇:底薪15元/天,每推銷出一套學習軟件可抽取20元傭金
思考:(1)如果你是老板,你會采取那種分配方式。為什么?
(2)如果你是應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公司工作?為什么?
(3)假如你選擇在b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了解了以下情況:一套學習軟件市場價是6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總共才200元,而從200元轉化為600元的過程絕大部分是通過推銷員的努力才得以實現的。但是b公司的老板卻輕而易舉就獲取凈利潤400元,你辛辛苦苦推銷一套軟件才獲得20元的傭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20倍。你愿意干下去嗎?說說你的理由。
(4)請你從“效率與公平”關系的角度,談談這一案例給我們的啟示。
【課堂探究】
獎學金的分配
假定學校獎勵本班一筆獎學金,請同學以組為單位,依據“效率與公平”原則,為班主任設計一個合理的分配方案
學生:分組擬定合理的分配方案,注意方案要體現“講求效率,維護公平”的原則。
【辯論】(27分鐘)
1.辯題:“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講求效率與維護公平何者更為重要?”
正方: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講求效率比維護公平更重要
反方: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維護公平比講求效率更重要
2.辯論過程:
(1)教師簡單介紹辯論隊、辯手、辯題、規則。(2分鐘)
(2)正方和反方一辯分別闡述基本觀點。(4分鐘)
(3)自由辯論。(10分鐘)
(5)觀眾同學繼續就所支持的正方或反方加強本方觀點;或者質問對方觀點請求回答。(5分鐘)
(6)正方和反方四辯分別總結陳詞。(4分鐘)
3.辯論總結:
由觀眾同學評判勝負,教師總結發言,點評辯論會的總體情況。(2分鐘)
【感知歷史】
感知我國在效率與公平認識上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民謠
上工敲破鐘,干活磨洋工,
一地一窩蜂,收工打沖鋒,分糧興沖沖。
勞動多了你別喜,東西分配不由你,
勞動少了不用愁,分配多少按人頭
改革開放后: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xx大:更加注重公平
【問題總結】
問題;怎樣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一)從法律上、制度上努力營造一個維護公平的制度環境。
(二)完善分配制度,高度重視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問題。
(三)完善稅收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配套制度。
(四)關心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布置作業】(3分鐘)
就第一階段所討論的案例,作進一步引伸:假如,c公司也是一家軟件公司,也要同時招聘一批推銷員,推銷同一學習軟件。要求與a、b公司一樣,不同的是待遇。c公司沒有底薪,推銷員每推銷一套學習軟件,可以獲得40元傭金。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