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收入與分配
課題
經濟生活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執筆人
編寫日期
執行人
執行日期
三維
教學
目標
(識記):財政收入與支出;稅收及其種類 (理解):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重點
難點
(簡單應用):多種分配方式并存;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綜合應用):財政及其作用教法
教具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特色教案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考點解析】 1.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簡單應用):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信息、土地等) 2.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要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一是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證);二是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三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 3.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簡單應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質保證。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反對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提倡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4.財政及其作用(綜合應用):財政就是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它通過國家預算來實現。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5.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識記):稅收收入是構成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和最重要的來源;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財政支出主要是經濟建設、科教文衛、行政管理、國防、債務、社會保障等。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財政收支平衡、財政盈余、財政赤字。 6.稅收及其種類(識記):從本質上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征。增值稅是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增值額征稅。它可以避免重復征稅和偷稅行為。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所得額征稅。它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節個人收入,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 7.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理解):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實現國家職能的物質基礎;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通過稅收實現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自覺納稅是公民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地位的體現。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偷稅、欠稅、騙稅、抗稅。教學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