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輪復習《經濟生活》專題一
考點1:了解商品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
1、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
(1)準確理解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①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凡不是勞動產品都不是商品。例如空氣、陽光等。②勞動產品必須用于交換,才是商品,如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自己消費不用于交換就不是商品,如用于銷售,那就是商品。③至于某些非勞動產品也可以當做商品來買賣,并有一定價格,這是一種特殊情況,并不能否定商品一定是勞動產品。
(2)弄清“用于交換”。①用于交換在時間上有交換前、交換中和交換后的區分,這里的交換不包括交換后。因為交換完成后,勞動產品就由生產領域、流通領域進入了消費領域,成了人們的消費對象,商品就轉化為非商品。②只要是以交換為目的而生產的勞動產品,即使還沒有交換(如工廠倉庫里的產品)或者暫時還不能實現交換(如商店里的產品)都屬于商品。③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可以是通過一次或多次交換后,才進入消費領域。一種產品只要它不停止交換關系,它就一定是商品;如果商品因賣不出去,退出流通領域而另作處理,這時的商品就轉化為一般物品或廢品,不再是商品。
說明:判斷一種東西是不是商品,首先必須把握兩個條件:一是產品必須是勞動產品(這是前提),凡不是勞動產品,都不是商品。二是勞動產品必須用于交換(這是關鍵),才是商品,如果不是用于交換,即使是勞動產品,那也不是商品
2、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基本屬性。
(1)商品的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在質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較,這是不同商品需要交換的原因。使用價值不是商品獨有的,其他物品也有使用價值。
(2)商品的價值
①涵義: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也是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商品所獨有的。因為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所以不同的商品價值大小是可以比較的,這正是不同商品之間相互交換的根據。
②正確理解價值概念
要明確價值是由“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形成的。商品是勞動產品,雖然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有所不同,但都是人類體力和腦力的消耗,從這一點上看,都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種勞動凝結在商品中就成為價值。
要明確價值是商品特有的也是共有的屬性。不能認為只要是勞動產品、凝結了勞動就形成價值。這是因為,一方面商品價值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交換勞動的關系,不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沒有價值,故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凡商品都有價值,故價值也是商品共有的屬性。
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這是因為商品之所以成為商品是由其價值屬性決定的。
(3)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區別:①含義不同。②使用價值反映的是人與商品的自然屬性的關系,價值則是通過商品交換而產生的社會屬性,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③使用價值是商品、其他勞動產品和自然物品都具有的屬性,而價值則是商品獨有的,是商品的本質屬性。④使用價值是物品本身具有的,或由生產者的具體勞動創造的,而價值則必須通過交換才能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