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重點專題復習
(4)實踐與認識關系原理及方法論: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基礎,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要求我們要立足實踐,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科學理論對人的實踐活動有巨大推動作用,要求我們要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5)認識過程原理及方法論: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不斷深化認識、擴展認識、將認識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論:真理具有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真理、發展真理。
(7)實踐的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直接現實性
2、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唯物辯證法:①總特征——聯系觀、發展觀 ②實質與核心——矛盾觀
(1)聯系觀原理及方法論: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要求我們用聯系觀點看問題;根據事物固有聯系,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必須分析和把握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②整體和部分關系原理及方法論:整體與部分相互區別,相互聯系;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部分,具有部分所沒有的功能,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整體與部分相互依賴,相互影響,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甚至會對整體起決定作用,整體也影響部分,要求我們既要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又要重視部分,搞好局部,掌握系統優化法,用綜合思維方式認識事物,推動整體發展。 ③系統優化法:系統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優化趨向,要求我們掌握系統優化法,堅持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優化原則,用綜合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2)發展觀原理及方法論:①發展具有普遍性,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②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論: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要求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鼓勵支持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準備,克服困難,接受考驗。 ③發展的量變與質變原理及方法論: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基礎上開始新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要求我們要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性質才能發展時,要抓住時機,促成飛躍和發展;若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時,要堅持適度原則。 ④事物發展的原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事物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要求我們堅持內因與外因相結合。
(3)矛盾觀原理及方法論: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我們要承認矛盾,用一分為二觀點看問題。 ②矛盾同一性原理及方法論: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依賴,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為前提;又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要求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有利條件,實現……與……協調發展(實現……向……轉化)。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論: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原理及方法論: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要求我們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導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⑤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原理及方法論: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⑥主次矛盾關系原理及方法論: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占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也會影響事物發展,二者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要求我們要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還要統籌兼顧,處理次要矛盾,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⑦矛盾主次方面關系原理及方法論: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事物性質、起主導作用,矛盾次要方面也會影響事物性質,二者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全面,要分清主流與支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