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6.2 城市的區位因素(一)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城市區位的含義
2.理解自然條件對城市區位的影響
3.學會從地形、氣候、河流三方面來分析城市的區位
二、教學重點
分析和總結地形、氣候、河流等方面對城市區位的影響
三、教學難點
分析和掌握河流對城市區位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
引導-讀圖-討論原因-分析案例-解決問題-練習鞏固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具
多媒體教學
七、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1)鄉村的形成過程
(2)城市起源的基本條件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從社會角度談了城市起源,當城市出現后就要考慮它的位置選擇──這就是城市區位。
[師生一起回顧]:什么是區位?影響區位的因素有哪些?
3.講述新課
一、城市區位
分布:
1.含義
位置
自然因素
2.影響因素
社會經濟因素
[學生分析] 我國的四個城市在區位有什么自然優勢?
[學生回答] 略
二、自然條件對城市區位的影響
[幻燈片1] 中國城市的分布
[學生討論分布規律] 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且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東部多,西部少。
(一)地形與城市區位
1.平原──城市最密集的地區
[學生討論] 為什么?
[歸納]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便于農耕,有農業剩余產品
地形平坦便于交通,節省建筑投資人口集中
[幻燈片2] 美國大城市帶
[學生思考討論] 美國大城市帶有何分布規律?
[歸納] 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區。如: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波-華城市帶,五大湖沿岸平原的芝-匹城市帶,太平洋沿岸平原的圣-圣城市帶。
[幻燈片3] 世界大城市分布圖
[學生活動] 找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區的分布
[回答]大約60°n以南的歐洲地區;東亞的日本、朝鮮半島及我國沿海和平原地區;美國的東北地區。
[幻燈片4]世界大城市分布圖
[學生討論]分析巴西城市的分布有何規律?為什么?
2.高原──熱帶城市分布的優良場所
[歸納] 熱帶地區低地悶熱,高原涼爽,適宜人口聚集
[學生討論] 對山區的城市,應該分布在什么地方?為什么?
3.河谷或較開闊的地方──山區城市的分布點
[歸納] 交通方便,地形平坦,人口易聚集
[舉例] 如甘肅省的蘭州。
[幻燈片5] 中國城市的分布
[學生思考討論] 中國城市的分布除了受地形影響外,還與什么有關?
[學生回答] 與降水有關。在降水量小于400mm等降水線的地區城市很少,只有齊齊哈爾、包頭、蘭州、烏魯木齊4個。
[幻燈片6] 世界城市的分布。
[學生思考討論] 為什么歐洲的城市主要分布在60°n以南的地區?
[學生回答] 這與溫度有關。
[引導] 這說明了城市的分布與什么有關?
[學生回答] 與氣候有關。
(二)氣候與城市區位
[學生討論] 對于氣候的特點,城市應該分布在什么地方?
1.氣溫
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緯地區,尤其是溫帶地區。
[學生討論] 為什么?
[歸納] 溫帶氣候冷熱適宜,適合人類生存。
[舉例] 全球一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9%集中在60°n—25°n之間,其25%集中在南北緯25°之間。
2.降水
溫帶地區的城市又多分布在沿海地區。
[學生討論] 為什么?
[歸納] 沿海地區降水適度,適合人類生存。
[提問] 從氣候的角度來看城市多分布于什么地區?
[學生回答] 溫帶的沿海地區
[學生活動] 為什么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城市很少?
[學生回答] 略
[拓展] 此外,城市的小氣候對城市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如西歐的城市多受西風影響,大城市擴展時多向西方發展,因為在上風帶不易受工業煙塵和污染物影響。以倫敦為例:市區西方多為上流住宅,市區東方多貧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