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討論:
1.該生態系統的環境效益是什么?
2.從留民營村的成功經驗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示?
(友情提示:1.降低污染,凈化環境,改變農田施肥結構,有效地保護了土地資源。
2.發展“生態農業”,把保護環境和發展農村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力,而且可以避免“石油農業”所帶來的一些弊病,維持自然界良好的生態平衡)
●追蹤練習
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關于中國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從整體上看環境污染已基本上得到控制
b.生態破壞的范圍已得到有效抑制
c.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仍在發展,并急劇向農村蔓延
d.環境污染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會產生什么影響
答案:c
2.關于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方案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由于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發展是第一位的 ②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 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 ④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是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3.1996年6月5日,以“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為主題的活動是( )
a.世界環境日
b.世界地球日
c.世界氣象日
d.世界糧食日
答案:a
4.下列舉措中,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有( )
①營造上海外環線綠化帶 ②實行垃圾分類收集 ③消除蘇州河黑臭現象 ④建立現代農業園區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5.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長 ②開發南極大陸為旅游區 ③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④大力開采和使用熱帶雨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6.盲目的圍海造田,可能會導致( )
a.海嘯發生
b.海洋生態破壞
c.海平面下降
d.海平面上升
答案:b
7.協調人地關系就應協調好( )
①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 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 ③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關系 ④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8.過度開采地下水可能會造成( )
a.水源污染 b.地面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