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形1
〔板書〕 2.第二級階梯——高原、盆地,海拔1000—xx米
〔指圖講述〕 第三級階梯在我國東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區,大部分海拔都在500米以下,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主要用綠色和極淡的黃色表示。
〔板書〕 3.第三級階梯——平原、丘陵,海拔500米以下
〔指圖講述〕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洋延伸,形成了我國近海寬廣的大陸架。同學們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可以看到這片淡藍色的部分,就是我國近海大陸架,它包括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板書〕 4.近海大陸架——渤海、黃海全部,東海大部,南海一部分
〔提問〕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對降水和交通有什么影響呢?(學生議論,發言)
〔板書〕 5.地勢西高東低的意義
〔講述〕 經過議論,我們認識到,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有兩個重要意義:第一,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
〔練習〕 完成課文中的“想一想”:長江、黃河在從地勢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段時,河流落差有什么變化?水流產生什么現象?這為開發利用水能資源提供了什么便利?(組織學生討論,教師應注意提示)
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讓學生填出地勢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也可叫學生到黑板前指圖回答。
〔總結〕 出示空格表,用提問法口頭填出三級階梯的分布范圍、海拔、主要地形類型。
〔提問〕 請同學們判讀課文中的“等高線地形圖”(圖3·3),說出兩圖各代表什么地形?(學生回答,教師糾正,強調相對高度和絕對高度都大的地形叫“山地”)
〔講述〕 我國山川壯麗,境內有綿延不絕的山嶺,有氣勢磅礴的高原和一望無際的平原,還有群山環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緩的丘陵。
〔板書〕 二、地形多種多樣 山區面積廣大
1.山川壯麗 地形多樣
〔講述〕 不同的地形上,可以發展不同的農業生產項目(舉例說明)。多種多樣的地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提問〕 請同學們讀p25圖3·4,按照圖上標出的百分比數字,說說我國各類地形所占的比重。(學生一一回答,教師重復“山地占1/3,平原只占12%)。
〔講述〕 按照人們的習慣,把山地、丘陵、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我國山區的面積廣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
〔板書〕 山區面積廣大(接板書“地形多種多樣”)
2.山地占1/3 山區占2/3
〔講述〕 一般說來,山區地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發展種植業。我國山區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資源不足。但山區有其他資源,例如森林、礦產、水力、旅游等資源,因而在發展林業、牧業、旅游業、采礦業等方面,往往又具有優勢。既然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我們就應該很好地利用山區、建設山區。
〔總結〕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認識到,中國地形有兩大特點,這就是“地勢西高東低,大到呈三級階梯”和“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復習鞏固)
1.你能說出我國地形的若干類型嗎?
2.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對農業生產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
3.學校所在地的地形(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化)對人們交通、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