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2.理解各種災害之間的關聯性。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即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德育目標使學生正確對待地質災害的發生,樹立預防為主、監測預報的思想觀念。●教學重點1.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2.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教學難點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教學方法對第一個問題主要采用談話法和討論法,第二個問題采用綜合分析法,第三個問題以學生自學、教學歸納、引導為主。●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景觀圖片或錄像資料。●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同學們!還記得什么是地質作用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引導)地質作用有些進行得十分緩慢,不容易被人們覺察,如海陸變遷。但有些就進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噴發等,往往造成地質災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講授新課]4.6 地質災害(板書)一、主要地質災害(板書)1.地震(板書)(教師首先播放一段有關地震的錄像資料,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請大家看完錄像后思考下列問題:(1)地震是怎樣發生的?(2)哪些地方易發生地震?(3)震源與震中是怎樣區別的?(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略)(教師補充)大部分地震的發生與地質構造、即板塊運動有關,還記得老師在講課時曾這樣說過:板塊內部較穩定,交界地帶不太平,火山、地震常發生。從圖4.24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條垂線上,震中位于地面,而震源處于地球內部,即發生地震的源地。地震的大小就是震極。一般情況下:
(教師可結合有關資料給學生作解釋)地震,特別是震級較高的(一般達6級以上)大地震,其破壞程度是很大的。(結合圖4.25和有關資料作補充說明)(承轉)下面我們繼續觀看錄像,看火山是如何噴發的?(播放火山噴發的錄像片)(教師板書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2.火山(板書)請同學們看完錄像后思考下列問題:(1)火山是如何噴發的?(2)火山分為哪幾類?(3)火山的分布與地震有何關系?(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并補充)火山的分布與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也分布在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界地帶。環太平洋地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帶,像日本、印度尼西亞、智利等國就多火山、地震。我國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但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少數活火山,如中國臺灣的七星屯火山。火山對人類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圖4.27所示。又如,1987年1月,危地馬拉的帕卡亞火山爆發,煙柱高達4000多米,火山灰飄落在危地馬拉南部和東南部地區,大量牲畜死亡,無數咖啡園和房屋被毀。據統計,在過去多年中,全世界已有100多萬人死于火山爆發之中。(承轉)同學們對火山和地震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下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有關滑坡和泥石流的知識。(播放錄像)“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3.滑坡和泥石流(板書)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1)什么叫滑坡、泥石流?(2)泥石流的發生需要哪些條件?(3)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危害?(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并補充)泥石流和滑坡往往是相聯系的,多發生在多暴雨的山區。由于地表層巖石松散、土質疏松,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保護,在多暴雨的季節,就很容易發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現象。同學們可從圖4.28、4.29中看出: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也是相當嚴重的。如云南是我國山崩滑坡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1986年東川鐵路支線大梨樹滑坡,使鐵路停運90天,造成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1987年金沙江畔寧浪縣長坪滑坡,使金沙江水顏色變黑,水質污染至渡口市,流程達300多千米。(分析、提問)通過以上學習,我們了解了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幾種主要的地質災害,那么,同學們思考一下:地質災害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地質災害的共同特點主要表現在:分布廣泛、危害大、傷亡多、突發性強。承轉:地質災害的形成均與地質作用、地質構造有關,都給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那么,它們之間是否有一定聯系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二、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板書)(引導、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聯系的。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學第一單元第2課時,曾學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中提到:太陽黑子與年降水量有一定的相關性。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地質災害之間有怎樣的相關性?(打出投影片圖4.31——我國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結合本課的活動1來共同分析)(先讓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進行分析)我們知道,火山、地震多分布在現代地殼活動強烈的地區,地震頻繁的地區,山體中斷裂發育,造成巖石破碎,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一旦有暴雨因素誘發,就容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橫斷山區、太行山區、秦嶺等地區的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是一致的,這些地帶夏秋季節是多暴雨,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保護,因而土質疏松,很容易發生泥石流、滑坡和水土流失現象。可見,這些地區的地質災害在生成上有一定的關聯性。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由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一次大的地震發生,不僅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危害,而且還會造成地裂現象,并引發火災、海嘯、滑坡等災害,又由于人員傷亡和醫療設施的破壞,還可能引起疫病蔓延等。(教師邊分析邊歸納、板書) 不只是自然本身的因素,有時,人類活動的影響,也可以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徑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一些地方濫采亂挖礦山、小煤礦等,導致塌方、塌陷等;人類大規模的工程活動,如修水庫、攔河大壩、交通道路設施等,如果設計、勘察不合理,都很容易誘發滑坡、泥石流的發生。(承轉)一些地方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各國都在研究對策積極防御,力圖把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世界一些國家和我國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請同學們閱讀、分析課文“地質災害的防御”一部分,自己來分析、歸納。三、如何防御地質災害(板書)(因這一部分課文較簡單且通俗易懂,讓學生自己分析、歸納,教師可結合有關資料或當地例子作適當補充即可)[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幾種主要的地質災害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由于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我國是一個多地質災害的國家,因此進行有效防御是非常必要的。作為新時代的一名中學生更是責無旁貸,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做一些有益于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的事情。[課后作業]1.巖石發生斷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 )a.震中 b.震源c.震中距 d.震源深度答案:b2.關于地質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對地表形態的破壞作用 b.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表現c.是引起地表形態不斷變化的主要原因 d.一般進行的都很迅速、很激烈答案:c3.下列有關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帶,即:地中海地震帶、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和太平洋地震帶b.5~8級地震相差60倍c.地震發生,震動最強烈處是震源d.地震是一種最嚴重的地質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答案:d4.下面有關火山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類目前發現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外,月球、火星等天體上也有火山活動b.在人類歷史時期長期熄滅,有時又突然噴發的火山,稱為活火山c.火山噴發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有百害而無一利d.火山噴發出的物質就是高溫巖漿答案:a5.由外力作用引發的地質災害是( )a.地震 b.火山噴發 c.泥石流 d.臺風答案:c6.下列關于地質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一次地質災害發生過程中,決不會誘發其他災害b.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在成因上具有關聯性c.對容易發生滑坡的坡面應實行植樹造林等生物措施d.建立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主要是針對臺風和氣象災害來說的答案:b7.下列對地質災害的防御敘述錯誤的有( )a.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b.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c.實施一些預防措施d.對地震的監測主要是通過氣象衛星雷達監測其活動答案:d8.讀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分布圖,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