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鐵、銅的獲取及應用
第二單元 鐵、銅的獲取及應用
單元小結(jié)
一、鐵
1.鐵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鐵是一種可以被磁鐵吸引的銀白色金屬,純鐵的熔點較高(1535℃),防腐能力強。密度7.83g/cm3,是電和熱的良導體。但是通常煉制的鐵中含有碳等雜質(zhì),使鐵的熔點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學性質(zhì):鐵是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態(tài)形式,如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等。
① 與非金屬單質(zhì)反應:3fe + 2o2 fe3o4(fe2o3·feo),
2fe + 3cl2 2fecl3, 2fe + 3br2 2febr3,
fe + i2 fei2 , fe + s fes
②高溫與水蒸氣反應:3fe + 4h2o(g) fe3o4 + 4h2↑。
③與酸反應:強氧化性酸:常溫下濃硫酸和濃硝酸使鐵鈍化。
非強氧化性酸:鐵與酸反應有氫氣放出。
④與某些鹽溶液反應:如fe + cuso4 == cu + feso4 , fe +2 fecl3 == 3fecl2等。
2、鐵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fe2o3·feo)
鐵元素的價態(tài)
+2
+3
+2、+3
俗稱
鐵紅
磁性氧化鐵
色態(tài)
黑色粉末
紅棕色粉末
黑色晶體
類別
堿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復雜氧化物
水溶性
難溶
難溶
難溶
穩(wěn)定性
不穩(wěn)定
穩(wěn)定
穩(wěn)定
主要化學性質(zhì)
有一定的還原性易被氧化為三價鐵的化合物
與酸反應生成三價鐵鹽
化合物中+2的鐵有還原性,易被氧化。
3、鐵的氫氧化物
fe(oh)2
fe(oh)3
主要性質(zhì)
白色難溶于水的沉淀,不穩(wěn)定,易被氧化成氫氧化鐵,顏色變化為:白色-灰綠色-紅褐色。反應式:4fe(oh)2 + o2 + 2h2o == 4fe(oh)3。因此在制備時常采取措施:除溶液中的氧;加有機溶劑封住液面;膠頭滴管要伸入到溶液中。
紅褐色難溶于水的沉淀,受熱易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能溶于強酸溶液,生成相應的鹽。
4、fe2+、fe3+的檢驗:
離子
fe2+
fe3+
常見方法
①直接觀察溶液是淺綠色;
②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出現(xiàn)沉淀的顏色變化是:白色-灰綠色-紅褐色;
③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變化,再加氯水,溶液變血紅色。
①直接觀察溶液是黃色;
②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
③滴加kscn溶液,有血紅色溶液出現(xiàn)。 5、fe、fe2+、fe3+的相互轉(zhuǎn)化 (一)“鐵三角”關(guān)系
(二)具體方程式:
6、鐵的冶煉
原料:鐵礦石(提供鐵元素)、焦炭(提供熱量和還原劑)、空氣(提供氧氣)、石灰石(除去鐵礦石中的二氧化硅雜質(zhì))。
設(shè)備:高爐。
主要反應:c + o2 co2 , c + co2 2co (這兩個反應是制造還原劑并提供熱量),
3co + fe2o3 2fe + 3co2 ,
caco3 cao + co2↑ ,
cao + sio2 casio3.
從高爐中出來的鐵含有2-4.5%的c和其他雜質(zhì),性能差,需進一步的煉制得到性能較好的鋼。高爐的尾氣常含有co有毒氣體,常采取凈化后循環(huán)使用的方法。
7、鋼鐵的腐蝕及防腐
(1)鋼鐵的腐蝕有化學腐蝕和電化腐蝕。
化學腐蝕:是指鋼鐵等金屬遇周圍的物質(zhì)接觸直接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腐蝕。如鐵與氯氣的反應腐蝕。
電化腐蝕:是指鋼鐵在表面有電解質(zhì)的環(huán)境下,鐵失去電子,鋼鐵內(nèi)的碳周圍的氧氣和水或氫離子得到電子而引起的腐蝕。如是氧氣和水得到電子的腐蝕稱吸氧腐蝕;而氫離子得電子的腐蝕稱析氫腐蝕。我們在生活中常見到得鐵銹就是鋼鐵得吸氧腐蝕得結(jié)果。吸氧腐蝕是鋼鐵電化腐蝕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