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一課時) 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了解鈉的物理性質,掌握鈉的化學性質。
2.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
鈉的性質
●教學難點
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教學用具
實驗用品:鈉、玻片、小刀、鑷子、濾紙、盛有水的小燒杯、酚酞。
酒精燈、火柴、石棉網、鐵架臺(附鐵圈)、玻璃鈉柱、大頭針、帶活塞的空塑料瓶。
●課時安排
共3課時:(第一課時 鈉的有關性質、第二課時 鋁、鐵的有關性質、第三課時 鋁的有關性質)
●教學過程
【復習】初中所學有關鐵的性質。
【學生】探究、回顧。
【學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與交流
金屬有哪些共同的化學性質?
1.舉例說明金屬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是一些化學反應的照片,請分析這些反應,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類已發現的一百多種元素中,大約有4/5是金屬元素(引導學生看元素周表),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都比較活潑。因此,絕大多數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總是以化合態存在。但亦有游離態存在的金屬(如,ag、cu、au、pt)。今天我們學習一種常見的活潑金屬——鈉
【板書】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金屬鈉(na)
【學生探究】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討論其化學性質。
(復習: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板書】1.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學生】探究鈉的物理性質,探究實驗(教材p39實驗3-1)
【板書】2.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熱、電的良導體,質軟,密度小,熔點低。
【問題】剛才切開鈉時看到銀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澤,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分析、探究,推導出鈉的化學性質)
【板書】3.鈉的化學性質
【板書】(1)與氧氣反應
4na + o2 = 2na2o (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學生實驗探究】教材p39實驗3-2(讓學生描述出反應的實驗現象)
現象:鈉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燒,發出黃光,生成一種淡黃色固體——過氧化鈉(na2o2)
【板書】
2na + o2na2o2 (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40 科學視野 過氧化鈉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們常用金屬器皿來盛水,也常用鐵、鋁或銅制的水壺來燒水,說明這幾種金屬與熱水是不反應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不與水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