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農耕時代的商業與城市》學案
4.春秋戰國時期實施重農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明清時期的重農抑商政策有什么危害?【重難點解析】
1. 我國古代商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1)商業產生之后不斷發展,到宋元時期空前繁榮;(2)聯系: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相輔相成;(3)階段:階段性特征明顯,各個時期發展極不平衡(宋元空前繁榮);(4)組成: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對外貿易全面繁榮;(5)管理:政府對商業的控制逐漸減少;(6)趨勢:受重農抑商政策制約,發展艱難而曲折。2.下面是范蠡的部分生意經,請同學們閱讀并受到啟發,將來成為愛國商人。生意要勤緊——切忌懶惰 懶惰則百事費;用度要節儉——切忌奢侈 奢侈則錢財竭;用人要方正——切忌濫用 濫用則付托難;
接納要謙和——切忌躁暴 躁暴則交易少;立心要誠正——切忌粗糙 粗糙則出品劣;
相處要誠實——切忌虛假 虛假則害己終。【鞏固練習】一.選擇題1.古代商業由以物易物到出現貨幣,其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展 b.社會分工的擴大 c.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d.社會性質的變化2.周朝實行“工商食官”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政府統一管理商業 b. 對商人進行思想控制 c. 發展商品經濟的需要 d. 驅使商人為政府服務3.《新唐書•百官志》載:“兩京諸市置令一人,從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財貨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偽輕重。”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 ①設置了專門的城市商業管理機構和官員 ②有了專門的手工業管理機構③城市商業活動比較規范 ④都城長安商業活動繁榮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4.“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市去處,通曉不絕……蓋都人公私營干,夜深方歸也”,宋代的這一記載,反映了北宋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市的啟閉不再受官方統一規定的時間限制c.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視 d.江南經濟的繁榮5.與唐朝前期的長安城相比,北宋東京城最大的特點是 a.商業活動更加頻繁 b.城市布局整齊、環境優美c.商業活動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兩岸而建6.杭州、揚州、登州等城市的興起,是由于 a.“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繁榮 b.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出現c.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繁榮 d.“陶瓷之路”的發展興盛7.我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①形成于戰國時期②長期維持了社會的穩定③是封建社會的傳統經濟政策 ④在封建社會中始終發揮著積極作用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8.商鞅主張“重農抑商”,黃宗羲主張“工商皆本”。二者的主張 a.反映了自然經濟的實質 b.有利于當時經濟的發展c.反映了小生產者的要求 d.都有利于加強封建統治9. 明清時期重農抑商的表現有①重征商稅 ②禁止一切對外貿易 ③嚴格限制商人活動 ④禁止商業活動在大城市中進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商品經濟的發展對自然經濟起了破壞作用;②商業中心始終以都城為主;③對外貿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響;④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和商業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關系;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5課 農耕時代的商業與城市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c
d
b
b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