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案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羅馬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了解屋大維、戴克里先、查士丁尼等影響羅馬歷史發展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跡,了解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及主要內容、作用和影響。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上課前搜集有關羅馬的資料,讓學生自己來講羅馬發展的歷史,尤其增強對共和政體的了解,用現代法律生活的實例來理解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古羅馬的政制和吸取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羅馬法的內容及其影響。
教學難點:羅馬法的深遠影響。
導入新課:
古希臘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學生回答: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雅典城邦的民主給后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古代一位詩人說: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如果說希臘的光榮體現在其城邦民主制度的話,那么古代羅馬的偉大又體現在何處?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羅馬本來是一個彈丸小國,后來卻形成了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帝國。羅馬的歷史,也就是一部血與火的歷史,羅馬的興衰成敗已經成為過去,但羅馬人創造的文明成果仍千古猶存。關于古羅馬起源的傳說有這樣一個非常美麗的故事:特洛伊城在火光和叫喊中陷落了,全城遭到大屠殺,幸免于死的人全都淪為奴隸。混亂之中只有特洛伊國王的駙馬阿伊尼阿斯逃出來,他的后人建立了一個王國。后來有一個公主,但公主的叔父在篡奪了王位后,為了防止公主結婚生子威脅自己的王位,便任命未婚的公主為巫女。這是主管祭神的職位,像修女一樣不得結婚,美麗的公主和戰神瑪爾斯一見鐘情,生了雙胞胎,起名羅莫路和勒莫。叔父聞知此事大怒,將公主投入大牢,又把那雙胞胎放在籃子里拋入臺伯河,指望那籃子飄入大海將那雙胞胎淹死。再說那兄弟倆的籃子被河口附近茂密的灌木叢構住而停了下來,兩人的哭聲引來了一只過路的母狼。意大利的狼都帶點慈悲心,不但沒吃掉雙胞胎,反用自己的奶去喂養他們。后來一個放養人經過,發現了兄弟倆,將他們抱了回去撫養成人。這兩人便是羅馬的建造者。
講授新課:
一、從共和國到帝國
古羅馬的歷史一般可劃分為三個時期:
(古羅馬君主制稱為王政時代)王政時代:這是羅馬由氏族制社會向國家政權過度的時期,羅馬城建立之初的政治是實行君主制。可到公元前6世紀,王權和貴族的矛盾卻日益加深,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對國王說不”資料,思考君主制后期,政治情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答)君主小塔克文是個暴君,其殘暴統治引起貴族和人民的不滿,他們聯合起來發動起義,驅逐了塔克文及其家族,并為防止君主專制,而實行了貴族共和制。
共和時期: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政府是由哪些主要機構組成的?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 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
同學們還記得雅典是哪三個機構嗎?提示: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民眾法庭。
執政官:執政官有兩名,行使最高行政權利,由選舉產生。那他們是不是獨裁者?
提示:不是。一切政令必須經兩人同意方可執行,因此他們不是獨裁者,只有在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候,元老院和兩名執政官可以聯合任命獨裁者指揮 軍民抗戰。獨裁者的權利不受任何限制,但其在位時間不得超過半年。不過在實際運作中,很少發生兩名執政官相互否決政令的局面。這重要是因為兩名執政官通常都是一文一武,文官管理國家,武將在外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