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輔導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西北大學歷史系主任、中國秦漢史學家徐衛民說:“在公元前3世紀末至公元2世紀的約400年時間里,西方通過絲綢之路得到中國的大量絲綢,有關長城的信息被傳播到羅馬帝國也是很自然的事。”
中國早在公元前7世紀就已開始修建長城,秦始皇又于公元前3世紀末期修繕、擴建了分布在北方的前代長城。
漢武帝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01年也曾先后4次大規模修擴長城,其西端更是到達現在的新疆羅布泊,從而將絲綢之路保護起來。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永志博士說:“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接觸與交流之早超出人們的想像,在官方交流正式確立前,東西方的民間交流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已存在了。除絲綢外,有關長城的訊息也是傳播的重要內容。
他說:“羅馬長城與中國長城間存在“血緣關系”的論斷是令人信服的。”
——中國贛州網
★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這些條文,反映出當時羅馬國家怎樣的社會性質和狀況。
解題關鍵:讀懂材料,理解法律體現的階級性。
思路引領:依據材料和教材,指出當時羅馬社會的性質。
答案提示: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從《十二銅表法》的內容得出,它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奴隸不享有同等權利。
◆本課測評
簡述羅馬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它的作用、影響及利弊得失。
解題關鍵:羅馬法的基本內容及積極作用和局限性。
思路引領:通過教材和相關材料,歸納羅馬法的內容,結合羅馬帝國的發展史和羅馬法體系形成的過程,從實施的作用、影響和局限的角度分析和評價。
答案提示:羅馬法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羅馬法指通行于羅馬統治的整個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指羅馬公民法,從形式上可以區分為成文法與習慣法;從整體結構上看包括公民法和萬民法。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作用:維護了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影響:為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完成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奠定了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各國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局限性: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羅馬法的制定主要是體現帝國統治者的利益,對于被統治者來說,只能承擔義務,受到不公正的處罰。
◆學習延伸
回顧雅典城邦中婦女的地位,評價羅馬法律和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婦女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