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25課《兩極格局的形成》導學案
【同步訓練】
1.1946年,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指出:蘇聯“狂熱地堅信,它同美國之間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協,它堅信,如果蘇聯政權要得到鞏固,那么搞亂我國社會的內部和諧,破壞我國傳統的生活方式,以及損害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權威,這種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質意圖是
a.蘇聯是個很狂熱的國家 b.蘇聯與美國有很大的矛盾
c.蘇聯必然會危害美國的利益 d.美國應該對蘇聯采取遏制的政策
2.二戰后,美國駐蘇聯代辦凱南認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國必須把蘇聯看成是政治上的敵手。美國若擁有足夠的武力并準備使用它,那就用不著真正動武,便可遏制住蘇聯,迫使它退卻。他聲稱必須用消除非共產主義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軟弱地區的方法,來遏制蘇聯。這個觀點的依據不包括
a.美國要推廣其社會制度 b.美國確立了世界霸權地位
c.蘇聯能與美國抗衡 d.西歐傳統強國普遍衰落
3.1947年12月19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說:“我們的決議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歐洲人民的未來……將決定著他們是否必須生活在貧困之中,是否會對自私自利的極權主義者威脅感到畏懼。”杜魯門所說的“決議” 是指
a.《北大西洋公約》 b.馬歇爾計劃
c.《友好合作條約》 d.杜魯門主
4.有人說:“對美國來說,馬歇爾計劃達到了一箭幾雕的目的。”這里的“幾雕”是指
①穩定了西歐經濟 ②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國商品的輸出 ④把受援國納入了美國全球稱霸的戰略軌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推行遏制共產主義的“冷戰”政策,表現有
①向西歐提供經濟援助 ②支持聯邦德國崛起 ③以聯合國名義直接出兵朝鮮 ④成立軍事政治集團北約組織
a.① b.①③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下圖為威廉?蘭格《世界史編年手冊》的一頁。據此,對當時世界局勢認識最準確的是1957年3月25日簽訂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另一項條約成立歐洲原子能聯營。兩個組織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職能。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個國家的共產黨代表在莫斯科開會。會議要求團結起來,反對外部的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并在內部消除機會主義。12月19日 北約組織在巴黎召開最高級會議,決定在歐洲設置導彈基地。美國對此項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