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導學8:“近代企業”的含義是什么?近代軍事企業與近代民事企業有何不同?(從生產目的、生產方式、產品去向、機構性質幾個方面比較)
比較項目 生產目的 生產方式 產品去向 機構性質
近代軍事企業 自強 抵御外侵、鎮壓人民 機器生產 自給 不面向市場 官辦封建性質企業
近代民事企業 求富 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 機器生產 求利 面向市場 官辦、官督民辦、官商合辦的近代官僚資本主義企業
導學9:洋務運動開展了三十多年,是否是中國走向了富強?指出你判斷的依據。
答:沒有。依據 清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但是,洋務派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在洋務派倡導下出現了,它們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導學10: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答:洋務派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封建傳統文化,沒有與先進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這是根本原因;;“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統治;用封建官僚衙門的習氣來辦企業的落后管理方式。
導學11:如何評價洋務運動的作用?
答: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原理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評價;透過現象看本質;運用辯證原理來評價;用聯系發展的眼觀看問題。
從背景上看,民族危機深重,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自強無疑是進步的;
從目的上看,挽救封建落后的統治,是反動的,倒退的;
從作用上看,促進了自然經濟的瓦解,誘導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第一步,是進步的。
學思之窗
晚清維新思想家鄭觀應批評洋務運動,他說:“西人立國……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躡趨步①,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足恃歟?” ①竭蹶趨步,意思是艱難勉強地跟著走。
思考 ◎你認為鄭觀應的批評是否有道理?為什么?
答:它認為只學習西方技術,不學習西方制度是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但也正確。關鍵的要徹底變革封建舊制度,實現民族解放,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盲目照搬西方制度不一定適應中國國情。
連線搭配:
工廠 創辦人 企業性質
輪船招商局 張之洞 軍事工業
安慶軍械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曾國藩 民用工業
天津機器制造局 崇厚
湖北織布局 李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