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導學案
1.歐共體形成、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不結盟運動興起和中國的振興,這些共同構成了世界的多極化趨勢。
2.多極化趨勢還只是一種趨勢和方向,不是一種成熟的國際關系格局。
3.兩極格局雖然受到多極化的沖擊,在當時仍是國際關系格局的總體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極化趨勢是兩極格局下的多極化趨勢。
4.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雖然瓦解,但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也沒有最終形成,直到今天,仍處于向多極化演變的過程中。
二、促進世界向多極化發展的原因分析
1.美國和蘇聯因軍備競賽和對外侵略戰爭的拖累,實力走向相對衰落。
2.西歐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實力大增。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和日本開展競爭。在外交上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戰后日本抓住機遇,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在經濟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形成美、日、歐三足鼎立經濟格局。日本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積極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4.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使得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沖擊兩極格局。
5.改革開放使中國迅速崛起,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總之,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導致各國或區域集團之間力量對比此消彼漲,促進世界向多極化發展。
【學法導航】
1.以建立歐洲聯合的方式解決法德兩國矛盾為例,對現代國際關系領域中的熱點,如:巴以問題;朝鮮半島問題等提出解決意見。
2.熟悉挑戰美蘇兩極格局的政治經濟力量發展壯大的史實,記憶有關的組織、機構名稱,理解世界由美蘇兩極對立到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3.掌握“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史實依據。認識圖片材料的價值及其與文字資料的印證。
4.提高認識二戰后美蘇兩極以外的各種政治經濟力量的增長,初步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形成及影響,樹立世界走向多極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的價值判斷標準。
【熱點追蹤】
歐盟推出歐元債券方案
北京時間xx年11月23日晚,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公布了該委員會擬定的發行歐元“穩定債券”計劃,以此作為歐債危機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內容。巴羅佐稱,歐盟委員會還在針對歐元債券的細節展開進一步辯論,并為推動歐元債券下一步工作設定日程表。歐盟希望在明年1月8日之前收到對歐元債券的反饋意見。
【小資料】
歐洲共同體
歐洲共同體是歐洲若干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自愿的基礎上組成的一個地區性經濟、政治一體化聯合體。二戰后初期,西歐許多政治家和經濟學家認為,為了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經濟,增強與美國、蘇聯抗衡的能力,西歐必須從消除貿易壁壘和其他經濟發展障礙開始,首先從經濟上聯合。
1950年5月,法國外長舒曼提出建立煤鋼共同市場的“舒曼計劃”。1951年4月,法、意、荷、比、盧和聯邦德國在巴黎簽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7月生效。1957年3月,上述六國又在羅馬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條約,統稱羅馬條約。羅馬條約于1958年1月生效。至此,歐洲經濟共同體正式建立。它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確保商品自由流通的關稅同盟以及在經濟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