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學案
【本節重點知識】
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標志;2、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及其評價;3、義和團運動發展的標志及其主要原因、影響;4、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主要戰斗;5、義和團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歷史意義;6、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時間、統帥及主要罪行;7、《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國家(個數)、內容、危害、影響。
【知識結構】
一、義和團運動的興起(1898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 空前嚴重。
②主要原因:各地人民的 斗爭——19世紀末,洋教遍布 ;甲午中日戰爭期間,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 ,教會活動更加猖獗,肆意欺壓百姓;官府“ ”,民冤難伸; 強占 進一步刺激了 民眾。
2、標志: 年 首領 在冠縣攻打教堂,揭開了義和團 運動的序幕。
3、影響: 年義和團 斗爭蔓延到 、 許多州縣; 的名稱被普遍采用。
4、口號:“扶清滅洋”——評價:
①進步性:具有 的性質,反映了當時 與 的矛盾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 矛盾;義和團打擊的對象是 ;“扶清”有利于爭取 ;“滅洋”能夠動員廣大群眾參加 斗爭。
②局限性:“扶清”容易讓群眾放松對 的警惕;“滅洋”帶有 的色彩。
5、結果:山東巡撫 血腥鎮壓義和團,山東義和團轉移到 ——直接原因: 要求 盡快撲滅義和團
二、義和團運動的發展(1899年)
1、原因:① 年春, 、 的義和團勢力發展到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