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了解義和團運動興起、發展的情況,理解義和團運動的口號,記住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的時間和組成聯軍的八個國家,講述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故事,知道八國聯軍搶掠北京的暴行,掌握《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分析義和團運動提出的“扶清滅洋”的口號,培養學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為二地分析評價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收集有關八國聯軍侵華暴行資料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意識和運用網絡技術搜索、下載、整理信息及運用信息的能力。通過逐條分析《辛丑條約》的危害,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分析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義和團戰士和清軍部分愛國將士團結戰斗、共同殺敵的史實,讓學生理解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偉大的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加深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的理解。通過揭露八國聯軍破壞和掠奪中國國寶、踐踏中華文明的罪行,使學生永遠牢記國恥、國難,樹立立志成才、振興祖國的奮斗目標。
重點難點
重點: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辛丑條約》。
難點:分析《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的危害。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先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說甲午中日戰爭以后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教師小結導入。
學習新課:
一、檢查預習目標。(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1、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2、八國聯軍侵華( 時間、目的、八國軍隊、主要戰役、在北京的暴行)
3、《辛丑條約》( 時間、內容、危害)
二、小組合作討論:
根據《辛丑條約》內容逐條分析《辛丑條約》的危害。
老師強調:《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老師據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辛丑條約》的時間、內容、危害。
四、多媒體展示。
著重揭露八國聯軍破壞和掠奪中國國寶、踐踏中華文明的罪行;同時揭露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五、課堂展示。
1.議一議:《辛丑條約》簽訂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為什么?
2.談一談:《辛丑條約》中的劃定使館界,與今天的使館區有何不同?
3.指導學生將《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進行對比分析,進行知識的橫向聯系,以深化學生對《辛丑條約》危害性的認識。
六、布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 預習新課。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