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學案) 基因的本質 能力提升
【例題分析】
例1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能證明的結論是( )。
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dna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c.dna是遺傳物質 d.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解析 噬菌體的組成就是dna和蛋白質外殼。通過同位素標記證明,在整個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到細菌內,只有dna進入細菌體內在起作用,說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這只是對一種生物的實驗結果,不能證明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是否也是dna。因此,該實驗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要對其他許多生物進行研究,得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才能得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結論。
答案 c。
例2 (xx年春季理綜卷)現有一待測核酸樣品,經檢測后,對堿基個數統計和計算得到下列結果:(a+t)/(g+c)=1,(a+g)/(t+c)=1根據此結果,該樣品( )。
a.無法被確定是脫氧核糖核酸還是核糖核酸
b.可被確定為雙鏈dna
c.無法被確定是單鏈dna還是雙鏈dna
d.可被確定為單鏈dna
解析 此題主要考查dna的結構,在雙鏈dna中,堿基比例的含量符合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單鏈dna中不符合該原則。雙鏈dna分子中,a=t,g=c,所以(a+g)/(t+c)=(a+c)/(t+g)=1。(a+t)/(g+c)的堿基比率在特殊情況下等于1,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等于1;在單鏈dna分子中,a和t,g和c之間無對應關系,其(a+g)/(t+c)的比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等于1,特殊情況下等于1,所以題干給出的情況無法判斷該核酸是單鏈dna還是雙鏈dna。
答案 c。
例3 從分子水平看,生物所以有遺傳現象,主要與下列哪項有關?( )
a.dna分子的種類 b.dna分子的數量
c.染色體的復制 d.dna分子的復制
解析 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生物之所以遺傳,是由于遺傳物質遺傳決定的。親代的遺傳物質——dna通過復制,隨著細胞的分裂傳遞給后代,使后代得到親代的遺傳物質,從而表現出遺傳現象。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不是遺傳物質。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規律性的變化,實質上是完成了dna的規律性的變化。
答案 d。
例4 將大腸桿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培養基中培養若干代后,細菌dna所有氮均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將dna被15n標記的大腸桿菌再移到14n培養基中培養,每隔4小時(相當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時間)取樣一次,測定其不同世代細菌dna的密度。實驗結果:dna復制的密度梯度離心試驗如右圖所示。
(1)中帶含有的氮元素是 。
(2)如果測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15n標記的比例表示為 。
(3)如果將第一代(全中)dna鏈的氫鍵斷裂后再測定密度,它的兩條dna單鏈在試管中的分布位置應為 。
(4)上述實驗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 。
解析 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即以親代dna分子的每條鏈為模板,合成相應的子鏈,子鏈與對應的母鏈形成新的dna分子,一個dna分子經復制形成兩個子代dna分子。將dna被15n標記的大腸桿菌移到14n培養基中培養,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4n,所以新合成的dna鏈均含14n。根據半保留復制的特點,第一代的dna分子應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一個親代dna分子復制到第二代形成22=4個dna,其中兩個各保留親代dna分子的一條鏈(含15n),另一條鏈為14n,另兩個dna分子的兩條鏈均含14n;以后各代中含有一條15n鏈、一條14n鏈的dna分子始終為2個(來自于同一個親代dna),其余dna分子兩條鏈均含14n。全含15n的dna分子比純含14n的dna分子密度大,在密度梯度離心試驗中,含15n的dna分子均位于試管下部,而含14n的dna分子應位于試管中較靠上的位置。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的dna分子位置應位于前兩者之間,試驗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據此可知,(1)中帶(dna)含有氮元素為兩種:15n和14n;(2)第四代中由一個親代dna分子產生的子代dna數為24=16個,一條鏈為14n,一條鏈為15n的dna分子為2個,占總數的1/8,位于梯度離心分離的中帶,其余dna分子含14n,有14個,占7/8,位于輕帶;(3)將第一代dna鏈(一條含15n,一條含14n)的氫鍵斷裂后(兩鏈分開)測定密度,應一半鏈在輕帶,一半鏈在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