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學案)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能力提升
(4)請你具體說出一項上述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
。
5.請閱讀下列幾段文字后回答問題。
a.有人把蠶的dna分離出來,用一種酶“剪切”下制造絲蛋白的基因,再從細菌細胞中提取一種叫“質粒”的dna分子,把它和絲蛋白基因拼接在一起再送回細菌細胞中。結果,此細菌就有生產蠶絲的本領。
b.法國科學家發現,玉米、煙草等植物含有類似人體血紅蛋白的基因,如加入“fe”原子,就可以制造出人的血紅蛋白,從而由植物提供醫療中所需要的人體血液。
c.瑞士科學家找到了一種與果蠅眼睛形成有關的基因,將此基因注入果蠅幼蟲不同細胞以后,果蠅的翅和其他部位都長出了眼睛。這為人造“器官”供移植使用提供了可能。
d.1991年,我國復旦大學遺傳所科學家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首例用基因療法治療血友病的臨床實驗。我國科學家還通過將高等動物生長激素基因移入泥鰍的受精卵,獲得比普通泥鰍重三倍的大泥鰍。
e.江蘇省農科院開展“轉基因抗蟲棉”的科技攻關研究,成功的將有關基因導入棉花細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種對棉鈴蟲等害蟲毒殺效果高達80%~100%。
(1)所有這些實驗統稱為 工程,所有這些實驗的結果,有沒有生成前所未有的新型蛋白質? 。
(2)a段中實驗結果的細菌具有生產蠶絲的本領,說明 。
(3)b段中由玉米、煙草的基因生產人類血紅蛋白為什么要加入“fe”原子? ,植物中含類似人類血紅蛋白基因,從進化上看,說明 。
(4)瑞士科學家的實驗說明 ;我國“863”計劃15周年成果展覽中類似的實例是 。
(5)人類基因組計劃(hgp)測定了人體中 條染色體的基因序列,d段中血友病基因療法中有關的染色體是 染色體;我國科學家培育出的大泥鰍稱為 產品,你認為此類產品的研究推廣應做到 。
(6)“轉基因抗蟲棉”抗害蟲的遺傳信息傳遞可以表示為 ,該項科技成果在環境保護上的重要作用是 ,科學家們預言,此種“轉基因抗蟲棉”獨立種植若干代以后,也將出現不抗蟲的植株,此現象來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