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細胞膜(通用2篇)
高一生物細胞膜 篇1
第一節 細 胞 膜
三、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
2、 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 新鮮的蘿卜條。
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
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
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 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
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
置疑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 思考
2、滲透的結構基礎
讀圖識圖
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
為實驗設計鋪墊
置疑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 思考并判斷 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
討論:如何設計實驗
小結:
設計原則:對照原則
變量唯一原則
設計實驗并交流
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
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技能練習
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的現象。
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
思考 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
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 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
學生總結
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 討論交流 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
2、 為什么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一生物細胞膜 篇2
高一生物教(學)案年級/學科
授課教師
授課
時間
課題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課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一)了解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二)了解制備細胞膜的方法(三)認同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對于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 1、細胞膜的成分 2、細胞膜的制取 3、細胞膜的功能
教具
(儀器、藥品、模型、掛圖及電教手段)
多媒體、學案
教學
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自主學習:w.w.w.k.s.5.u.c.o.m
1.細胞作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它的邊界就是 。
2.細胞膜主要由 和 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 。其中脂質約占細胞膜總量的50%,蛋白質約占40%,糖類占2%~10%。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 最豐富。蛋白質在細胞行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 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3.哺乳動物在發育成熟過程中,紅細胞的 逐漸退化,并從細胞中排出,為能攜帶氧的 騰出空間。
4.膜的出現是生命起源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階段,它將生命物質與 分隔開,產生了原始的細胞,并成為相對獨立的系統。細胞膜保障了細胞 的相對穩定。
5.細胞膜能控制 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 交流,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細胞分泌的 (如激素)隨血液到達全身各處,與 的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將信息傳遞給 。
6.植物細胞在細胞膜的外面還有層 ,其化學物質主要是 和 ,對植物細胞有 和 作用
[實驗]:
(1) 實驗原理
(2) 目的要求:體驗哺乳動物紅細胞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和過程
(3) 選擇材料:選取 為實驗材料
(4) 方法步驟:
a. 將紅細胞稀釋液制成臨時裝片
b. 在高倍鏡下觀察,待觀察清晰時,在蓋玻片的一側 ,
同時在另一側 ,持續觀察細胞的變化。可以看到近水的部分紅細胞發生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題]、人們已經通過化學實驗證明了細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現在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
(1)實驗課題
(2)實驗目的
(3)實驗原理
(4)實驗材料:細胞膜樣液、蒸餾水、潔凈試管、滴管、 試劑
(5)實驗步驟:
(6)實驗現象:
(7)實驗結論:
要點講解:
一、細胞膜的制備
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①為什么選擇動物細胞?
②為什么選擇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做實驗材料?
③怎樣才能獲得細胞膜?
思考:制備細胞膜的時候用雞的新鮮的紅細胞稀釋液可以嗎?為什么?
二、細胞膜的成分
1、細胞膜的成分有哪些?各成分的比例關系如何?
2、細胞膜的功能主要和哪種成分有關?
例1.細胞膜的主要組成成分是 ( )
a.糖類和蛋白質 b.脂質和蛋白質
c.糖類和磷脂 d.糖類、蛋白質和磷脂
例2.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細胞膜的功能差異較大,其主要原因是構成細胞膜的成分中( )
a.脂質不同 b.磷脂不同
c.蛋白質不同 d.水不同
三、細胞膜的功能
思考:細胞膜的功能是?對細胞有害的物質能否進入細胞?
例3. 紅蘿卜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紅色的花青素。將紅蘿卜切成小塊放到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熱,隨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a.細胞壁在加溫后受到破壞
b.水溫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細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加溫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過細胞膜
四、細胞壁
1、棉、麻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植物細胞放在清水中為何不會脹破?
拓展延伸:
1.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用于研究其結構與功能。請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并分析有關問題。
(1)應選取人體下列哪種細胞做實驗 ( )
a.成熟紅細胞 b.神經細胞 c.白細胞 d.口腔上皮細胞
(2)選用該材料的理由是 。
(3)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一段時間后細胞將破裂。
(4)經過(3)的實驗步驟后,可用下列哪一方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 )
a.靜置 b.加熱 c.離心 d.過濾
(5)通過有關方法,測得多種膜的化學成分,如下表:
物質種類
膜的類別
蛋白質 (%)
脂質(%)
(主要是磷脂)
糖類(%)
變形蟲細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細胞膜
44
52
4
人紅細胞膜
49
43
8
線粒體內膜
76
24
o
菠菜葉綠體片層膜
70
30
o
①依據上表數據,請分析構成細胞膜與細胞器膜的化學物質組成上的共同點是: ;②化學物質組成的主要區別有: 。
2.下圖是細胞間的3種信息交流方式,請據圖回答:
(1)圖a表示通過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隨① 到達全身各處,與靶細胞表面的② 結合,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
(2)圖b表示通過相鄰兩細胞的 ,使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圖中③表示 ,請舉一個例子: 。
(3)圖c表示相鄰兩植物細胞之間形成 ,攜帶信息的物質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圖中④表示 。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各個細胞之間都維持功能的協調,才能使生物體健康地生存。這種協調性的實現不僅依賴于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也有賴于 的交流,這種交流大多與 有關。
答案與提示1.(1) a (2) 細胞核和許多細胞器也有膜,這些膜若與細胞膜混在一起就無法得到較純凈的細胞膜,而成熟的紅細胞中則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3) 蒸餾水 (4) c (5) ① 都有磷脂和蛋白質 ② 細胞膜除了有磷脂和蛋白質外,還有少量的糖類,而細胞器膜則不含糖類 2. (1)血液 受體 (2)細胞膜接觸 與膜結合的信號分子 精子和卵子之間的識別和結合 (3)通道 胞間連絲 (4)信息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請同學們預習教材,依據教材內容,填寫學案分組討論要點問題,各小組交流結果
板書設計教學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