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技術圖樣》教學案例(江蘇版)
文昌中學 傅人山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書主要學習正投影與三視圖、形體的尺寸、機械加工圖、剖視圖、線圖。前節已學習了技術語言的種類與應用,其中的草圖的繪制是這一節的基礎。正投影與三視圖為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已學了草圖的繪制,加上以前的美術基礎,對于學習本節書的內容有一定的幫助,但由于還沒有學習立體幾何,空間立體感還較差,學習過程中肯定會碰上困難。
三、教學目標及分析
1、讓學生掌握一般技術圖樣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2、讓學生能繪制簡單的三視圖并學會標注簡單的尺寸。
3、讓學生了解一般的機械加工圖、電子線路圖所用符號的意義及表達方法,能識讀一般機械加工圖和線路圖。
四、教學策略
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在接受三視圖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在上課前事先準備好兒童的積木塊,讓學生通過各方向投影,掌握正投影法,通過改變積木塊各塊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學習形體的三視圖。利用幻燈片演示,壓縮教學內容,保證課程目標的實施。
五、教學媒體運用
課前發給每一桌兩位同學一個長方體積木塊和一個三棱錐積木塊,準備在課堂上讓他們改變兩塊的相對位置,學習三視圖。利用幻燈片演示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課程目標的實施。
六、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用手電筒照射鉛筆盒,在墻壁上得到影子,改變物體與光源、墻壁的相對位置,觀察物體影子的變化情況,用幻燈片提問:物體的影子在什么情況下,能夠反映物體某個方向的形狀特征與大小。引入新課《二 常見的技術圖樣》。
2、進行新課
(1) 、正投影與三視圖。 利用幻燈片演示下圖
介紹三視圖的知識,三視圖的安置方式為;俯視圖在主視圖的正下方。左視圖在主視圖的正右方。主視圖反映物體的長和寬高,俯視圖反映物體的長和寬,左視圖反映物體的高和寬。
讓學生按下面兩個圖完成形體的三視圖。
(2)、形體的尺寸標注
形體的視圖只能表達其形狀的結構的關系,而形體各結構塊的真實大小和相對位置,必須由尺寸來確定。尺寸標注有如下基本要求:正確、完整、清晰、合理。
如下圖所示,完整的尺寸標注應包含下列要素:尺寸界線;尺寸線;尺寸數字。
尺寸標注舉例:標注直徑尺寸,標注半徑尺寸,標注形體尺寸。
(3)、簡單介紹機械加工圖、剖視圖、線路圖。
(4)作業:
七、教學反思
大部分學生在本節課中基本能掌握課標要求,但小部分學生想象能力不夠,未能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