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設計》教學設計 (第2課時)
文昌市瓊文中學 鐘梅顏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簡單系統的設計案例的分析,初步學會簡單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標:組裝一臺電腦,體會系統設計的過程。
3、情感與態度:
(1)能夠對生活中的簡單對象完成系統的設計方案。
(2)培養學生以系統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對生活中的簡單對象完成系統的設計方案。
教學難點:能夠對生活中的簡單對象完成系統的設計方案。
三、教學器材
機箱、電源、主板、cpu、硬盤、內存、光驅、顯卡、聲卡、網卡、各種數據線、安裝光盤等。
四、教學方法:任務解決、對話、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在上節課中,我們學習了“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內容?” 同學們還記得嗎?
學生: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有:(1)系統設計的目的與要求。(2)系統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3)系統設計方案的優化。
教師:同學們回答得很正確,對上節課的內容掌握得很好。那么今天我們將要一起來學習 “簡單系統的設計的實現”。
(二)新課教學:
簡單系統的設計的實現:
1、系統設計多用于比較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經濟系統工程、規劃系統工程、生態系統工程、能源系統工程、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農業系統工程、工業及企業系統工程、軍事系統工程等方面。為了方便理解系統設計和方法和過程,現通過以下簡單的設計項目來說明如何簡單系統的設計。
2、案例分析:通過自己組裝一臺電腦,體會系統設計的過程。
講述: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網絡的普及和人工智慧技術日益成熟,電腦(即計算機)具有快速處理的能力,及龐大的記憶容量,加上電腦的蓬勃發展,使得電腦的用途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廣泛。
講解案例分析,強調案例分析的幾個一般步驟:
(1)設計要求:電腦(即計算機),使用方便、簡單、安全。
(2)設計分析:
① 組裝電腦硬部件。
② 電腦的運行取決于各個組成部件連接與安裝。
③ 選擇合適的組成部件,使它們相互兼容、匹配,以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