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設計》教學設計 (第2課時)
(4)設計方案:
① 選擇組成部件為(機箱、電源、主板、cpu、硬盤、內存、光驅、顯卡、聲卡、網卡、各種數據線、安裝光盤等等)。
② 安裝部件的具體操作步驟:
安裝電源:首先,將電源放進機箱上的電源位。再次,電源的一面通常有四個螺絲孔。把有四個螺絲孔的一面對準機箱上的電源固定位,將四個螺絲孔對齊,并將四個螺絲擰上但無須固定。最后,依次按對角方式擰緊四個螺絲,這樣安裝保證電源絕對穩固。
安裝主板:首先,在安裝主板之前,先將機箱提供的主板墊腳螺母安放到機箱主板插托架的對應位置。再次,雙手平行托住主板,將主板放入機箱中,確定機箱安放到位后,就可以通過機箱背部的主板擋板來確定主板。最后,擰緊螺絲,固定好主板。
安裝cpu :在安裝cpu之前,我們要先打開插座,用適當的力向下微壓固定cpu的壓桿,同時用力往外推壓桿,使其脫離固守卡扣,將壓桿拉起。接下來,我們將固定處理器的蓋子與壓桿反方向提起,將cpu安放到位,蓋好扣蓋。最后,反方向微用力扣下處理器的壓桿,至此cpu便被穩穩的安裝到主板上了。
安裝硬盤:在機箱中有個固定托架的扳手,拉動此扳手即可固定或取下硬盤托架。接著將硬盤裝入托架中,擰緊螺絲。然后將托架重新裝入機箱,并將固定扳手拉回原位固定好硬盤托架。
安裝光驅:光驅設計比較方便,在安裝前要將類似于抽屜設計的托架安裝到光驅上。光驅的安裝方法和硬盤大致相同,首先將機箱的托架前的面板拆除,將光驅推入機箱托架中對應的位置,擰緊螺絲即可。
安裝內存條:安裝內存條時,先用手將內存插槽兩端的扣具打開,然后將內存條平行放入內存插槽中(內存插槽也使用了防呆式設計,反方向無法插入,大家在安裝時可以對應內存與插槽上的缺口),用兩拇指按住內存兩端輕微向下壓,聽到“啪”的一聲響后,即說明內存安裝到位。
…… 其它操作步驟根據教師給出的要求,獨立或(與同學合作)完成組裝一臺電腦。
六、小結:簡單系統設計的實現。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主要在于能夠對生活中的簡單對象完成系統的設計方案。由于學生知識的限制,不可能讓學生做一個太專業的系統分析。因此,采用了電腦配置這個案例,因為電腦配置的過程能夠讓學生體會系統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問題,了解設計的一般步驟。也體會到用系統看待問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