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術導學》---高一通用技術新課程培訓教案
(2)學習過程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堂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完成書面作業情況及課外完成技術模型三個方面。
①課堂表現性評價
為了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包括參與技術試驗活動),本年級組設計了以下表格(見表一)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該表格由學習委員負責記錄,次數以“正” 字累計,每星期結束后學習委員上交科任教師進行匯總。模塊教學結束后,科任教師以累計次數在全班上的排名情況確認學生的課堂表現等級。
年段
班級
模塊
序號
姓名
提出問題
回答問題
創新精神
合作精神
資料收集
…1
…
2
②完成作業情況評價
作業主要指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包括課本上的課后練習、技術圖樣的繪制及技術試驗報告的撰寫等,主要評價學生作業完成的次數及質量。
若學生有三次不交作業,則該項評價等級即為不合格,得“e”;在完成全部作業的情況下,根據學生作業完成質量確定等級;若有一次或兩次不完成作業者,作業評價等級只能拿b級以下。
③課外技術模型的制作
如《技術與設計1》模塊學習中,學生應該完成的課外模型有“便攜式小凳的制作”、“臺燈的制作”等,并在規定時間內上交檢查。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完成。 學生只要有一次作品不完成,則該項評價視為不合格。為了體現合作學習的特點,小組內各個組員的等級得分是一致的。
(3)學習過程綜合評價
課堂表現性評價、完成作業情況及課外技術模型的制作構成了模塊學習過程的綜合評價。這三項中,只要有一項不合格,則學習過程綜合評價為不合格。在三項都合格的基礎上,若有兩項以上評價得“a”,則學生過程綜合評價確定為“a”等級,若只有一項得“a”,則綜合評價只能是“b”等級,依此類推。
3、模塊考試成績評價
模塊考試成績主要指模塊結束后的終結性考試,考試采取百分制,模塊考試成績達到60分以上(包括60分)方為合格。
學生必須符合模塊學習課時要求,學習過程綜合評價、模塊考試成績評價都合格后后方可獲得相應的模塊學分,并將各項評價記錄在通用技術學科學分認定表中。
通用技術學科學分認定表
入學時間
班級
模塊內容
任課教師
序號
姓名
學習課時
學習過程
模塊成績
學分
備注
1
2
…
…
…
…
…
…
…
注:
1. 學生因修習時間不足而不能獲得學分的,可在補足修習時間后給予認定。
2.學生因學習過程不合格而不能獲得學分的,如未完成作業或模型制作等,責令其完成后方可給予相應學分。
3.模塊終結性考試成績不合格而不能獲得學分的,可以向年級組申請一次補考。學生補考仍不及格者,可申請重修。
五、如何指導學生學習通用技術
(1)知道通用技術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技術知識、技術行力能力、技術思想、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
(2)剛開始學習時先全面了解通用技術的大體內容,分清課程的主次。注意使用課本中的導讀:明確學習目標,會使我們明確學習的方向,為進入學習過程做好心理準備。
(3)學習中要采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技術能力的提高。
(4)在進行制作時,要先進行信息的處理信息和構思設計方案
例:制作一個便攜的小板凳
(5)評價設計構思,制定設計方案
(6)積極參與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制作完之后再進行評價反思,不繼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