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術: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教材分析】
本節由三個知識點組成,分別是什么是設計關系、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和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層層遞進,不斷深入。本節內容在上節《技術與設計的 關系》的基礎上,圍繞人與機的關系展開,人機關系是進行設計必須學習的基礎內容,同時又是“技術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本身起到由技術的性質到技術設計的過渡的作用。這一節,通過對人際關系的核心理念進行逐步分析,是學生知道什么是人機關系、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是什么、如何實現合理的人際關系,知道技術設計從何處著手,才能更好地為人服務,才能實現技術設計“以人為本”的核心設計理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 理解人機關系;
(2) 形成“以人為本”的核心技術設計理念。
教學難點:
人機關系在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是隱含在產品的設計中,需要通過體驗去感
受,反映的是一種理念,一種較為重要的分析方法。
【教學流程】
新課導入: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技術的價值和技術的性質,知道了技術因人而生、為人服務這一設計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術實現為人服務這一目的呢?我們就要從研究人機關系入手。用老師需要一個教鞭,后勤的老師就給我了一個這樣的教鞭。來引發學生的思考 ,引入“人機關系”這一節的主題
一、什么是人機關系?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呢無時無刻不與身邊的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 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 相互的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成為人機關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
機→被使用的對象及人所處的環境
技術的產生的原因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那么我們設計的產品也都是要從人的需求出發,為人服務的,因此,人機關系也就成為設計活動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
課本p28頁,“馬上行動”
找出下列活動中的“人”與“機”,體會其人機關系。
1.教師拿著粉筆板書。 2.農民用鋤頭鋤地。
3.漁翁在河邊用釣魚竿釣魚。 4.司機手握方向盤。
5.媽媽拿著拖把拖地。[來源:第一范文網]
本題要學生找出的人機關系也就是物品的使用者和被使用的對象之間的關系,答案分別是:
1.教師與粉筆,教師與黑板 2.農民與鋤頭,農民與地
3.漁翁與釣魚竿,漁翁與河面 4.司機與方向盤
5.媽媽與拖把,媽媽與地面
課本p29頁,“案例分析”
本題要學生找出的人機關系是人與其所處環境直接的關系,是多方面的人機關系。答案是:
1.人與電梯門之間構成了人際關系;
2.人與電梯外按鍵之間構成了人機關系;
3.人與電梯廂體之間構成了人機關系;
4.人與電梯外按鍵之間構成了人際關系。
二、人際關系要實現的目標
人與機之間存在著復雜的人際關系,我們在設計中考慮人際關系,需要實現哪些目標呢?
安全:
使用物品時對人造成的直接傷害。這種傷害是直接表現出來的,例如產品與人的接觸部分不允許有尖角和鋒利的邊槽,容易產生危險的地方應進行安全保護的設計,汽車的安全帶設計,沖床的安全保護設計,兒童座椅前的護欄設計等。
舉例:輪滑的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