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結實和穩定?
學生分別就各種連接方式舉例。
一體式:桌椅板凳;
擠壓式:輪胎和車圈,摁扣,瓶蓋和瓶子等
接插式:插頭和插座等
可相對運動式:車把和車架
不可相對運動式:輻條和車圈;
了解了各種連接方式的種類和特點后,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和不同的應用需要,加以選擇。(比如,我們的鞋帶。小孩子不是普通鞋帶,而是采用黏結式,就是基于不同的應用需求而加以不同的選擇的。)
啟發:折疊式自行車和普通自行車,折疊式板凳和普通板凳的區別就在于它們的連接方式不同。
當然,一個結構只具備一定的強度或者說“結實”還是不夠的。還要考慮它“穩定”情況。
當然“穩定”這個詞在生活當中用的比較多。
比如,我們可以說某個同學“情緒穩定”“成績穩定”,玩具不倒翁,不管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多大的傾斜或傾倒,但是外力一撤消,它就恢復原樣,我們說不倒翁是穩定的。
不過,建筑物的穩定或者說結構的穩定性可不能這樣來理解,比如,我們平時設計的樓房,只考慮其強度,承受樓體自身的壓力是不夠的。比如發生了地震,樓房的各種梁、檁,墻體等承受的就不僅僅是豎直方向的壓力了。這時就要看其“穩定”性如何了。
所謂“結構的穩定”就是指結構阻礙傾倒或移動的特性。
那么影響結構穩定的因素有哪些呢?
實驗一:拿一本書,讓它直立在桌面上,它馬上傾倒了,顯然,其穩定性不好。
同樣的一本書,把它的低端各書頁展開一定的角度,仍舊將它直立在桌面上,它就能很好的挺立住。
所以,結論一:結構或構件的形狀影響其穩定性。
實驗二:分析不倒翁為什么不倒?
分析不倒翁的結構,發現它的重心低。
結合生活現象:以前的農作物個子高,遭遇暴風驟雨容易傾覆,造成減產;現在的農作物普遍個子矮。就是利用了重心低結構穩定的原理。
結論二:重心的高低影響結構的穩定性。
現象分析:
比薩斜塔為什么傾斜而不倒塌?(其重心向地面引垂線仍舊落在底座范圍內)
補充:中國的斜塔:遼寧瑞安古塔。
知道了影響結構穩定性的因素,我們就可以采取相應措施,增強結構的穩定性了。
比如增強結構的細長比,降低其重心等。
學習了以上內容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解釋生活中各種“結實”與“穩定”的問題了,在自己設計或改進什么東西的時候,也可以有效的增加其“結實”和“穩定”程度了。
作業:
1、我心中的生活區空地設計方案
2、便攜式板凳設計
3、壁掛式書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