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技術圖樣2
常用技術圖樣
一、教材內容分析
通用技術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第六章第二節《常見的技術圖樣》之“正投影與三視圖”(蘇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視圖的方法、原理,三視圖的繪制(識讀)方法和規律等。三視圖作為一種技術圖樣是設計交流與表達的一種常用的技術語言形式。學生通過本節的學習,掌握“能繪制簡單三視圖”的知識和技能,學會一種設計交流的技術語言,本節內容也是后續知識“形體的尺寸標注”和“機械加工圖”的基礎。
二、教學對象分析
通過前面章節的學習,高中學生能夠較熟練地繪制(識讀)平面圖和正等軸測圖,也有光線投射成影的感知和體驗。教學可以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經驗出發,按照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辯求證的認識過程展開,建構正投影與三視圖的知識體系。
三、教學目標分析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視圖成圖原理和規律;
3.掌握三視圖一般繪圖規則。
(二)能力目標:
1.掌握簡單的三視圖的繪制(識讀);
2.學會規范作圖的方法和技能。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技術交流中三視圖的作用;
2.養成細致、嚴謹的態度。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繪制簡單的三視圖
五、教學策略
據知,學生數學簡單地學過投影,這節課可以通過一些游戲來激發學生再次學習投影的興趣,比如作手影。有了直覺的感官認識,再加以演示和練習,從而讓學生很好地掌握三視圖的原理及繪制方法。
六、教學資源準備
利用投影儀自制平行光源,課件,簡單的形體模型,多媒體。
學課時: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承上啟下)
情景設置:組織學生按如下故事情節扮演角色(課前準備或由教師講授)。故事說的是一位學生前去一家加工廠為班級加工一件重達50千克中空的不規則物體(展示模型),與加工師傅進行交流的過程。首先該學生試圖用口頭語言描述加工物體的形狀,發現難以表述清楚;接著,他又用草圖法繪制該物體的正等軸側圖,由于物體結構較復雜,花費了較長時間繪制完成后,發現由于線條太多,圖樣的層次感不明顯,尺寸也難于標示,加工師傅也說難以看明白圖紙。于是他制作了該物體的一個模型并結合草圖、語言才算把該物體表述清楚。最后該學生好奇地問加工師傅:“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加工師傅很不耐煩:“回去問老師”。
提問:大家已經學過了技術語言,就你知道的技術語言請你說出幾種?
學生:認真觀看兩位同學的表演,深深被故事情節所吸引,并積極思考,對技術語言的種類及選擇恰當的交流方式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對本節的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學生:口頭語言、技術圖樣、圖表……
教師:大家回答的很好,說明同學們對上節課的內容掌握的不錯。那么常見的技術圖樣有哪些呢?劇中,對于該學生的問題“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加工師傅并沒有直接回答,你想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