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評價 2
設計的評價 一、使用教材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技術與設計1》二、位置三、課時 1課時四、課型理論課五、教材分析 “設計的評價”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中的第三節,內容包括: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對設計最終產品的評價;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本節內容建立在本章“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基礎上,即“評價”與“過程”、“原則”聯系緊密,“原則”是評價的標準,“過程”是評價的內容之一。因此,本節的學習具有總結性意義。本章與后續各章節屬于“總”與“分”的關系。通過本節的學習,能使學生對“設計的評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自覺把評價的意識和方法運用到后續的學習中。
第二部分
教 案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個產品;
2.能根據設計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的要求進行評價,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3.能根據設計要求對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并寫出設計總結報告;
4.能在設計過程中和設計完成后,用恰當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
二、學情分析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設計的一般原則”,并已經制作過簡單的作品。同時進行過簡單的交流,已涉及初步的評價。但評價多屬隨意性,缺乏規范。從作品及交流中可以看出,許多學生顯然沒有評價意識,設計中缺少評價環節,表現在作品實用性差,有的設計脫離實際。如:制作中比例不協調、選材缺乏科學性、連接和固定出現問題等。因此,本節課的學習應使學生對設計評價的認識有根本上的提高。
三、教學方法采用教師講授、問題探討、實物分析、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法相結合的教學策略。四、教學時間 1課時五、教學程序設計 序號教學內容教師引領學生活動 復習回顧一.設計的一般過程有哪些?二.設計的一般原則有哪些?復習回答 新課導入我們同學已經經歷過簡單作品的制作,那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設計和如何判斷設計作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呢?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評判的方法———設計的評價。聽講1一.什么是設計的評價設計的評價是指依據一定原則,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聽講2評價涉及到的內容 (取一學生作品)師生互動,讓學生從感性上來理解評價的對象和評價者。3思考問題設計者要不要進行自我評價?為什么?思考,回答問題4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注意把握各個環節或階段的主要任務和目標,要注意把握設計過程中各個環節或階段之間的銜接和協調,要注意階段性成果的質量。聽講5 設計過程評價的內容 (1)設計過程是否完備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4)各個環節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間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過程是否有質量控制和相應的監督、改進措施 思考、回答、聽講6討論1、請同學們談談在設計實踐中是如何調整自己的設計和制作行為的? 2、設計過程的評價對我們的設計和制作有何意義?思考、參與討論、回答、聽講7三、對最終產品的評價 兩個依據: 1. 參照設計的一般原則進行評價。 2. 依據事先制定的設計要求進行評價。聽講8根據設計原則對某個最終產品的評價(坐標法)聽講9案例分析(對便攜式小板凳的最終評價) 聽講,分析10 思 考 評價方案中的評價角度合理嗎?還有新的評價項目嗎? 思考,回答11 四、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 設計的交流貫穿于設計的全過程,是設計評價的基礎。 設計的交流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例如:口頭語言、文本、技術圖樣、圖表、圖形、模型、計算機演示、網頁等等。聽講12設計交流的各種方式的特點: 序號交流方式特點適用場合1口頭語言簡潔、方便適用于面對面、規范要求不嚴格的場合。2文本、圖表較規范,可反復查閱、核對適用于相對比較正式,具有一定技術要求的交流。3技術圖樣、模型感性、直觀 具有很高技術要求的交流。4計算機演示、網頁生動、形象、靈活交流 具有很高技術要求的交流。 聽講,總結 13 馬上行動 以小組為單位,對一學生的作品進行設計的評價,并提出改進的意見。 (取一學生作品)討論,交流 14 小結一、什么是設計的評價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三、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四、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回憶上課內容,鞏固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