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時:單元評價(通用2篇)
第5課時:單元評價 篇1
評價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數的組成及讀和寫,能正確的口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會比較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細心、耐心的好習慣,有一定的探索精神。
評價重難點:
重點:掌握萬以內數的組成及讀和寫,能正確的口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會比較數的大小。
難點: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對策:提供多樣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
評價內容:
一、填一填
1、(1)8個千、2個百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 )。
(2)5023里面有( )個千、( )個十和( )個一。
(3)一個四位數,千位和個位上是4,百位和十位上是0,這個數是( )。
(4)23個百是( )。
(5)150個十是( )。
2、在○里填上“>”或“<”。
1009○989 5680○4680 4509○4520
723○7230 1837○1838 1002○1200
二、 連一連
1、 讀一讀,連一連
六千五百 6055
六千零五 6055
六千零五十五 6505
六千五百零五 6005
2、 每只蝴蝶應該飛到哪朵花上?用線連一連。
6112 4001 3090 3997 2980 4869 5996
接近5000 接近4000 接近6000 接近3000
三、算一算
2000+3000= 8300-300= 6700-6000=
7600-7000= 5000+600= 9000-4000=
300+4000= 8400-8000= 4900-900=
四、找規律再接著寫
1、3700、3800、3900、______、______。
2、4997、4998、4999、______、______。
3、1002、1001、______、______、998。
五、解決問題
1、樹齡約1500多年,這棵樹比那棵樹稍年輕一點。
這棵樹的樹齡大約有多少年? 把你認為合適的答案圈出來。
1880年 1380年 780年
2、我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到2300米,我從家到學校要比你近300米。
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多少米?
3、已經修好了8000米,再修2000米就可以完成任務了。一共要修多少米?
4、下面要茂源超市四、五、六月份兩類飲料的銷售情況。
四月 五月 六月 果汁 2000箱 3000箱 3000箱 礦泉水 800箱 1000箱 2000箱 合計
(1)算出這兩類飲料每月銷售的合計數,填在表中。
(2)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并解答出來。
5、
電視 冰箱 音響 電腦 2500元 2000元 1000元 6000元
(1)以上的商品價格中,最便宜的是( )元,最貴的是( )元。這兩種商品的價格相差多少元?
(2)7000元錢可以買到哪兩種商品?
課前思考:
通過這些類型的練習,檢測學生這一單元的學習情況,尤其是一些未練習過的題型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從中看出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練習,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索精神。
單元評價反思:
一、總體情況:
三(5)優秀52人次,良好1人次,
三(6)優秀54人次
二、成績與不足
成績:
1、學生能夠理解萬以內數的實際意義,知道萬以內的數位名稱及順序,知道相關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2、能正確表達萬以內數的組成,正確地寫數。
3、能正確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4、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的正確率還可以。
不足:
1、個別學生多萬以內數的理解還不夠,在“找規律再接著寫”的環節中,不知道一個數下面是哪個數。
2、學生閱讀能力不夠,審題不仔細。表格題中明明要求寫數字的地方,學生寫了商品名稱。
3、學生由于年齡小,常常有丟三落四的習慣。連線題有的學生有漏連的現象。解決問題時,仍有學生不寫答。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學生仍未養成及時檢查的好習慣,部分學生答完試卷后就無所事事。以后仍然要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意識。
2、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對老師的依賴很強。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讀題,自主思考的能力。
四、分析練習題
本次的練習卷總體來說很簡單,學生錯誤的地方主要是不夠細心,有看錯題目的,有漏寫單位的,有不寫答的。解決問題第2題:我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到2300米,我從家到學校要比你近300米。 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多少米? 由于問題中問到“大約要走多少米?”學生在列算式時就寫:2300-300≈2000(米),其實還是不理解“=”和“≈”的真正意義。
單元評價反思:
一、總體情況:
三(3)優秀50人次,良4人次;
三(4)優秀53人次,良1人次
二、成績與不足:
成績:1、知道萬以內數的數位名稱及順序,知道相關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2、能正確表達萬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寫出讀數、寫數。
3、能正確的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4、正確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
不足:1、學生在根據數的組成寫出萬以內的四位數及選擇接近整千數的連一連中,顯的不夠仔細,有看錯、寫錯、漏寫的現象。
2、學生在做按規律填數中也顯的不夠仔細,不夠靈活,往往是十位上的變化,寫著寫著就會變到百位上去了。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還是有同學出現了不答,漏答,漏寫單位的情況,還有同學在填寫數的空格中填上了名稱。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平時還未養成細心、嚴謹的學習習慣,做題比較粗糙,沒有對這種現象充分重視起來,以后還要加大規范。
2、還沒有很好的養成仔細檢查的習慣,有的同學甚至做好后就把試卷合上等待交卷了,,沒有重視檢查這部分,不知其重要性。以后應多多督促他們,每次作業都給他們幾分鐘檢查的時間,檢查出錯誤的給予鼓勵。
四、分析練習題
本次的練習卷總體來說很簡單,學生錯誤的地方主要是不夠細心,有看錯題目的,有漏寫單位的,有不寫答的。解決問題第2題:我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到2300米,我從家到學校要比你近300米。 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多少米? 由于問題中問到“大約要走多少米?”學生在列算式時就寫:2300-300≈2000(米),其實還是不理解“=”和“≈”的真正意義。不知道到什么時候才用約等于。
單元評價反思:
一、分析本次練習的總體的情況:
三(1)優秀51人次,良好4人次;
三(2)優秀51人次,良好2人次。
二、本次練習的成績與不足及原因:
成績:1、本章的重點萬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組成掌握不錯,能根據不同的題目類型解決相應的問題。
2、學生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用補充的“四舍五入”法判斷一個四位數接近幾千。
3、通過評價,對自己一階段的學習活動有初步的反思和評價。
4、學生經過獨立思考,獲得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
不足:1、看題不夠仔細,包括審題不清。如:有個別學生讀題不仔細,數位沒看清楚或少位數,甚至出現漏做題目的現象。
2、有幾位學生未養成答完整答句、不寫單位的良好習慣,完成題目的時候,不能把題目讀完整再做的良好習慣。
3、口算中,出現三位數和四位數混淆的現象。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平時還未養成細心、嚴謹的學習習慣,要多讀題,讀完整題目的好習慣,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力度。
2、沒有意識到完成題目后認真檢查的重要作用。
3、在平時的學習中更多地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逐漸培養學生解決比較復雜問題的能力。
四、分析練習題。
1、本次練習中,錯誤比較明顯的是填空題:
一個四位數,千位和個位上是4,百位和十位上是0,這個數是( )。
150個十是( )。
很多學生不看清題目的意思,第1小題出現4400和4000的比較多,第2小題出現1050。
2、一個四位數接近幾千,用線連一連,出現漏連,也有把3090連成接近4000的。
3、解決問題第2題:我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到2300米,我從家到學校要比你近300米。 從家到學校大約要走多少米? 由于問題中問到“大約要走多少米?”學生在列算式時就寫:2300-300≈2000(米),其實還是不理解“=”和“≈”的真正意義。
4、解決問題第5題,根據表格填空并計算。
(1)以上的商品價格中,最便宜的是( )元,最貴的是( )元。這兩種商品的價格相差多少元?
(2)7000元錢可以買到哪兩種商品?
在第1小題中,出現不填價格,而填商品名稱的現象,有兩個學生遺漏問題的解答。對于第2小題,只有一個學生列式后答“可以”,這樣導致他們沒有得到優秀。
第5課時:單元評價 篇2
評價目標:
1、通過單元評價,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第三單元的掌握情況,便于教師及時地了解信息,從而調整教學策略。
2、學生通過單元評價也能準確地知道自己在這個單元中那些是掌握的比較好的,哪些方面還存在問題還需加強的。
評價內容:
第三單元 試卷(a)
一、估計下列物品大約有多重,用線連一連
橡皮 鮮奶 鵝 一筐白菜
3kg 20g 30kg 500g
二、填空
1、 在( )里填上“千克”和“克”。
(1)手表重100( )。
(2)塑料袋約3( )的物品。
(3)字典重500( )。
(4)大象重4000( )。
2、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8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4千克=( )克 5000克< ( )千克
2、 在○里填上“>”“<”或“=”。
500克○5千克 8千克○8020克
6千克○6000克 7000克○9千克
三、解決問題
1.一包夾心餅干450g 一包威化餅干380g 一包蘇打餅干550g
(1)夾心餅干比威化餅干重多少克?
(2)威化餅干比蘇打餅干輕多少克?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2.4千克雞蛋16元,1千克雞蛋多少元?
3.一瓶果醬重700g,果醬的凈重量是480g,問:瓶重多少克?
4.爸爸原來體重78千克,經過鍛煉,減輕了3千克。爸爸現在體重多少千克?
第三單元 試卷(b)
一、寫出下面每幅圖上物品或人的重量
二、把你認為合適的答案圈出來
1.一個二年級學生的體重大約是
30克 300克 30千克 300千克
2.一本數學書大約重
20克 120克 20千克 120千克
3.一頭豬大約重
3克 125克 3千克 125千克
4.一個雞蛋大約重
6克 60克 6千克 60千克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4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6000克<( )千克 3900克>( )千克
四、在○里填上“>”“ <”或“=”
109克○100克 5千克○500克
1200克○2千克 6000克+200克○7千克
9千克-1千克○8000克
7500克-500克○6000克+500克
五、解決問題
1.蘋果每千克3元,問:
(1)買1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
(2)36元可以買多少千克蘋果?
2.1袋冰糖重100g,幾袋這樣的冰糖重1kg?
3.水果超市原有西瓜3400千克,賣出3000千克后,又運來5000千克。現在有西瓜多少千克?
課前思考: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項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應著重考察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并采用定性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重點考察學生是否知道千克與克的含義;能否用秤稱出一些常見物品的輕重;能否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輕重;是否知道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單元評價反思:
一、分析本次練習的總體的情況:
三(1)優秀34人次,良好17人次,及格3人,病假1人。
三(2)優秀36人次,良好14人次,及格2人。
二、本次練習的成績與不足及原因:
成績:
1、本章的重點認識千克和克,能明確千克和克的關系,能初步根據不同的題目類型解決相應的問題。
2、學生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估計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的重量。
3、通過評價,對自己一階段的學習活動有初步的反思和評價。
不足與原因:
1、學生對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比較熟悉事物的重量估計出現明顯的錯誤,可能和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有直接的關系。
2、看題不仔細,如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中,很多學生把<、>看成=,出現了一些不應該的錯誤。
3、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寫出物品或人的重量,出現不會看圖,甚至單位使用錯誤。
4、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加、減計算的錯誤也比較多。
四、分析練習題。
本次練習中,由于與生活聯系比較密切,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錯誤比較明顯的是估計生活中事物的重量。甚至一些平時在課上認識過的事物也出現了不應該的錯誤,如一個二年級學生的體重、一本數學書的重量、一頭豬的重量和一個雞蛋大約有多重。
解決問題中,1袋冰糖重100克,幾袋這樣的冰糖重1千克?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忘了換算,甚至有學生思路不清,用乘法直接相乘,沒有意義。
單元評價反思:
一、總體情況:
三(5)優秀39人次,良好12人次,及格2人,不及格1人。
三(6)優秀41人次,良好13人次。
二、成績與不足
成績:1、學生初步知道千克和克的含義,能感知1千克和1克。 2、能合理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輕重,選擇正確的重量單位估計常見物品的重量。。
3、知道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不足:1、由于學生缺乏生活經驗,不能真正理解千克和克的含義。
2、雖然能初步感知1千克和1克,但對于生活中不常見的或學生不熟悉的東西,不能正確判斷物品的輕重。
3、在實際情境中解決本單元問題的能力尚欠缺。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學生仍未養成及時檢查的好習慣,部分學生答完試卷后就無所事事。以后仍然要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意識。
3、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對老師的依賴很強。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讀題,自主思考的能力。
四、分析練習題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錯誤的地方很多,有不理解題意的,有看錯題目的,有漏寫單位的,有不寫答的。解決問題第2題:1袋冰糖重100克,幾袋這樣的冰糖重1千克?學生不知道怎樣來表示,有的學生列式為:100×10=1000(克)。看來學生對等式或者說對解決問題的意義還是不理解。
單元評價反思:
一、總體情況:
三(3)優秀25人次,良23人次,及格4人次
三(4)優秀30人次,良22人次,及格1人次,不及格1人次。
二、成績與不足:
成績:1、學生初步知道了千克與克的含義,知道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能結合實際,選擇正確的方法估計一些簡單常見的物品的重量。
不足:1、沒有認真、細心的去檢查,沒有養成查漏、補漏的習慣。
2、學生缺乏生活經驗,沒能根據實際情況去判斷物體的輕重,還沒完全了解千克與克的含義。
3、對于一些不常見的物體,學生沒能綜合自己對千克與克的理解,沒能基于這種理解去解,只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去比較,有的學生甚至還沒看清單位。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學生還是沒能按照老師的要求細心、耐心、認真的去檢查,對于比較簡單的題目太粗心,顯得比較隨意,所以錯的相當多。
2、學生獨立解題、檢題的能力還是沒能提高,他們的意識里缺乏自覺性,常依賴老師的提點,在他們的思想里已經形成了一種想法:自己負責做題,老師負責檢查打分。在今后的教學中多方面提點,改變他們的這種思想。
四、分析練習題:
解決問題第2題:1袋冰糖重100克,幾袋這樣的冰糖重1千克?學生不知道怎樣來表示,有的學生列式為:100×10=1000(克)。他們缺乏解決此類問題的經驗,沒能理解題意。